加拿大步澳大利亞後塵 要求臉書為新聞付費且誓不退讓

社交平台臉書(Facebook)周四(18日)起禁止澳大利亞用戶分享新聞網站鏈接。同日,加拿大宣布,臉書必須付費購買新聞內容,並矢言即使臉書如同對澳大利亞那樣關閉新聞服務,加國也不會退讓。

加拿大文化遺產部部長吉伯特(Steven Guilbeault)譴責臉書做法,並表示,這種做法不會嚇退加拿大。吉伯特正負責起草與澳大利亞類似的法案,預定在未來數月間公布。

他對記者說:「加拿大處在這種角力的最前線……我們確實是全球率先這麼做的國家之一。」

加拿大傳媒業者去年警告,政府若不採取行動,可能導致市場失衡。他們說,仿效澳大利亞的做法將使傳媒發行單位每年獲得6.2億加幣收益;若不採取行動,加拿大總計3100名平面傳媒從業人員中,將有700人失業。

吉伯特說,加拿大可採用澳大利亞模式,要求臉書和谷歌與新聞傳媒達成付費協議,或通過強制仲裁來商定價格。

他表示,另一個選項就是循法國的例子,要求大型科技平台和傳媒發行機構展開談判,以支付使用新聞內容的報酬。

另一方面,澳大利亞財長費登伯格(Josh Frydenberg)周五(19日)表示,他已告知臉書執行長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澳大利亞仍將實施要求平台為新聞內容付費的法律。

費登伯格在推特發文說,雙方會在周末繼續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商談。

澳大利亞審議中的法案要求臉書和谷歌(谷歌)在使用新聞連結時,必須向澳大利亞傳媒支付費用。臉書隨即在周四實施新措施,令澳大利亞的用戶無法瀏覽本地和國際新聞機構的臉書專頁,澳大利亞媒體的臉書專頁也被清空。

路透社專門研究社群傳媒的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教授索爾森(Kjerstin Thorson)說:「這鮮明地提醒大家去注意臉書的力量。」

他指出,臉書的因應做法可能使用戶無法獲得「高品質的資訊」,但「無法去除民眾了解時事的願望,這會讓有害資訊和謠言四處流傳」。

有分析指出,儘管臉書在創立之初並非新聞機構,卻已成為世界各地許多人的重要資訊來源,對年輕的網路用戶來說尤其如此,至於傳統傳媒已在式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