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運人士柴玲對本台表示,會邀請陳光誠參加今年的"六四"天安門悼念活動,不過她本人並沒能夠親自向陳光誠表達。紐約中國民主黨的傅申奇則說,等陳光誠稍為方便,就會邀請他參加往後許多的活動。
傅申奇說,"是這樣,不知道那些是不是方便?但是,他(陳光誠)一開始就封住了,很多人見不到他。我們可能等一等,等到方便的時候,容易一點見陳光誠。否則碰不到,我想,許多活動都會邀請,就看他方不方便。"
傅申奇相信,陳光誠抵美之後比較低調,可能有事先協議;只是猜測,不想多說。他說,畢竟到了美國,比國內要相對自由。傅申奇說,"我覺得相對來說,比國內要自由一點。因為他承擔了一些諾言,所以他或許還能回國。如果說他違背這些諾言,人家就不讓他回去了。判斷是這樣,沒有根據,我們也不多講,這樣一個身體殘疾的人,他的身體受過很多的苦難,再多講我們也不願意。"
四日前,親自由波士頓前往紐約,在機場迎接及在紐約大學外等候陳光誠的柴玲,則在較早的時候(週六當晚),就感覺陳光誠似乎被"控制起來"。當時,她還叫記者,將被控制的感覺寫出來。柴玲說,"好像有被控制的感受,你們不覺得嗎?(你不覺得他來到這邊,還很不自由嗎?)就是,我們感覺他很不自由,沒有辦法自由地講話,你可以寫出來。(你的感覺怎樣?)他馬上就被控制起來了。(你能夠跟他講到話嗎?)我們希望能。"
紐約的華人報章《世界日報》指,美方認為陳光誠一家需要充分休息,還要調時差,甚至一些國會議員也很難跟他聯絡上。報導說,陳光誠離開美國,中美間的協議至為關鍵,美方或擔心陳光誠應對媒體經驗不足,有尖銳問題不易回答。
《紐約時報》則報導,陳光誠一直受美方嚴密保護,校方職員為陳光誠買了山東的麵食。身在紐約的網民王雪臻,籌集了民間捐款一萬元,買了禮物送給陳光誠一對子女,日前就在紐大宿舍外被保安阻止進入。最後要由紐大教授孔傑榮代為轉交。
王雪臻說,有關方面有一份名單,只有名單上的人才可送東西給陳光誠。
至於宿舍所在地,離紐大法學院僅幾步,所有住戶都必須持有門卡才能進出,宿舍附近有公園,可以呼吸新鮮自由的空氣。公寓內則有房間多個,還有廚房,可以自己下廚。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