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逐3「不受欢迎」外交人员 北京斥粗暴挑衅强烈谴责

粤语组报道
2024.12.02
立陶宛逐3「不受欢迎」外交人员 北京斥粗暴挑衅强烈谴责 中方称希望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立陶宛政府顺应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积累条件。
Google Map

立陶宛上周五(29日)宣布,中国驻立陶宛代办处3名外交人员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要求在一周内离境;中国外交部周一(2日)回应称,中方对此粗暴挑衅行径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立陶宛外交部的新闻稿指出,有关决定是根据相关机构提供的资料,认定该3名外交人员的行为违反《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Vienna Convention on Diplomatic Relations)、国际法以及立陶宛法律,但未有作进一步说明。

据《彭博社》报道,立陶宛国会议员、外交委员会主席莫图萨斯(Remigijus Motuzas)接受电台访问时透露,这次驱逐属外交人员认证过期的例行程序,无关间谍活动。

「不受欢迎人士」(persona non grata)是外交术语,指被禁止进入或留在某国家的外国人,对于受外交豁免保护的外交人员,被列为「不受欢迎人士」是最严厉的制裁措施。

中国外交部在回应中批评,立陶宛在涉台问题上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背弃两国建交公报中所作政治承诺,导致中立关系陷入严重困难,中立关系降级3年来,立方反而变本加厉,一再破坏双边关系。

中方要求立陶宛立即停止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停止为两国关系制造困难,中方保留采取反制措施的权利,希望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立陶宛政府顺应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切实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为两国关系正常化积累条件。

召回大使抗议「台湾」设办事处

中国是在2021年8月召回驻立陶宛大使,要求立陶宛也召回其驻华大使,以抗议立陶宛同意台湾以「台湾」之名在当地设立代表处,并指立陶宛违反「一中原则」,于是把跟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大使馆改名为代办处。

立陶宛候任总理帕鲁克斯(Gintautas Paluckas)曾表示,新政府将寻求与中国恢复正常外交关系,包括再次互派驻大使。《彭博社》指出,立陶宛今次驱逐中国外交人员,可能会令两国关系再度紧张。

立陶宛是次驱逐行动一度引起外界联想,事缘早前波罗的海(Baltic Sea)两条海底光纤通讯电缆在瑞典领海被切断,中国商船「伊鹏3号」(Yi Peng 3)被怀疑与事件有关,其后中国外交部表示会配合相关单位调查。

编辑:李向阳(台北) 网编:程皓楠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