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巿場「逐底競爭」 通用調整供應鏈追求可持續模式

粵語組報道
2024.10.30
中國汽車巿場「逐底競爭」 通用調整供應鏈追求可持續模式 單在第三季度,通用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就虧損了1.3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卻是獲利1.92億美元。
路透社圖片

中國曾是美國汽車業巨擘「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最大銷售市場,不過近年交付量持續下跌,通用執行長巴拉(Mary Barra)表示,單靠壓低售價非長久之計,公司正調整供應鏈,將生產遷回北美或改為友岸外包。

通用在1997年成為繼「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又稱福士汽車)之後,第二間獲中國生產許可的外國車企,是最早在當地生產的外國汽車品牌之一,2017年更創下賣出400萬輛銷售高峰,但到了去年只剩210萬輛。在7月公司第2季財報電話會議上,巴拉曾表示「那裡虧損的數量不可能無止境地持續下去」,形容在中國的是一場「逐底競爭」(Race to the bottom),並會破壞產品的剩餘價值。

「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正面臨改變」

她周二(29日)出席三藩巿年度新創盛會「TechCrunch Disrupt」,談到未來汽車科技和中國市場情況時,再次強調中國市場的逐底競爭,同時透露「我們在中國的業務正面臨改變」;巴拉說,中國市場的競爭仍在持續,且價格越壓越低,故必須思考可持續的商業模式,「現在的情況是無法持續的」。

由於要跟獲得政府支持、能以低成本生產高品質車輛的中國國內品牌競爭非常困難,單在第三季度,通用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就虧損了1.37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卻是獲利1.92億美元。

此外,巴拉強調,現今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能夠蒐集大量數據,攸關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我非常認真看待車輛的網絡安全問題,因為一旦出事,可能會帶來嚴重後果。」

編輯:李向陽(台北) 網編:陳家傑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