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網絡鬥爭”指揮中心 數十萬學生當“水兵”


2016.06.14
ideology2 鬥爭指揮中心內景。(知情人提供,拍攝時間不詳)

由河南省撥款,鄭州市團委牽頭的網絡鬥爭指揮中心周二(14日)遭曝光,主要在高校及中小學招募數十萬“網絡志願者”。觀察人士指出,當局在原隸屬於宣傳部的五毛隊伍基礎上與團委整合,建立該半官方組織體係,顯示官方政治左傾的表現。(黃小山/林樂同 報道)

知情人在微博上發布,該河南网络斗争指揮中心規模宏大,設備先進,還將在河南省各大高校、中小學招募數十萬“網絡志願者”,其內部的表述稱,“堅決與一切不良的信息及其傳播者進行你死我活的鬥爭”。

據悉,該消息一經曝光,即引發了廣泛的關注,網民指該項目文革式的鬥爭表述語境讓人吃驚。

本台記者致電鄭州團市委辦公室,該辦人士證實確有其事,並表示是團市委宣傳部負責該“鬥爭”項目。但在被問及該項目耗費多少時,她則稱不知情,是團委宣傳部直接負責。

她說:網絡鬥爭?等一下,那個是宣傳部負責的。是在宣傳,我們單位內部的宣傳部,網絡鬥爭嘛,這項工作,都是他們負責的。

但鄭州團市委宣傳部在接受本台采訪時則只追問我們從何得知該消息,此後即稱不知情。

體制內的從業人士王先生告訴本台記者,官方重提“鬥爭”的說法,是從2012年底開始的,現在依然在延續,但在對外的宣傳中回避使用鬥爭兩個字,也是行內的規矩。

他說:政府出面搞了這樣一個組織,它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對網絡管理的那個意思,這是從中央到地方都是,半官方性質的這樣一個組織。它的作用,它的性質就是這樣的。出現的那種網絡鬥爭,輿論鬥爭,宣傳2012年底的時候,就開始這樣講,到現在也是這樣講。他們始終認為確實是境外的力量一起在操控著我們大陸的網絡。是他們在做宣傳的時候,用上了鬥爭這兩個字的詞滙,所以引起了爭議。那肯定是他們工作當中出現的失誤。現在像這兩個字是很忌諱的。

王先生還透露,對這樣的說法,大眾接受不了,但是官方的思維模式就一直是那樣,無法改變。

他說:站在大眾的角度上分析問題的話,接受不了。對他們的思維模式來講,他們認為這兩個字用得很正常。這個思維跟27年前的六四思維是一樣的,怎麼去更改?

媒體評論員賈平認為,利用五毛的模式,加上團委龐大的人力,加入民族主義的因素,進行所謂的鬥爭,依然是政治語境左傾的表現。這是他們一直習慣性的做法。

賈平說:它從團委這一塊來,還是從所謂的以前五毛的那個體制來的擴展,擴展到網絡鬥爭的層面上。它還是左的啊,情況有時候偏民族主義一點嘛。所以說,很多人討論過嘛,會不會重蹈文革的那一幕,從社會的層面方面看呢,這個完全重復是不可能的,它會在技術上不同程度地去靠攏。因為這是一套他們最熟練的手段,一方面政治上的需要,另外他們也只會這個。

根據官方媒體報道顯示,習近平上台後,官方在意識形態領域多次重提鬥爭說。2013年初,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首次將媒體的“輿論引導”的說法改成“輿論鬥爭”;2013年9月,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關鍵時刻要敢於亮劍,隨後,大批網絡大V和記者被抓。2014年9月,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在《紅旗文稿》發表約8000字長文,文中11度提及“階級鬥爭”,重提“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力量生死博弈”,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