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屯追思會 中國當局至今未表態

0:00 / 0:00

自六四事件後出走美國的前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許家屯,週一(11日)在美國加州舉行追思會,遺體將進行火化,中國當局至今未對其死訊表態,家人或將其生前的研究整理出書。(海藍報道)

與許家相熟的文匯報前總編輯金堯如二子金建一表示, 從許家屯入院,直至臨終前數天,他有經常探望。在家休養期間,他的精神不錯,沒想到這麼快去世。不過,自他出院後,他感到來日無多,想趕快完成研究資本主義的精粹,幫助中國社會主義使用其精華,籌備出版成書。如今突然去世,家人將會把他的録音及手稿整理,然後或會出書。

金建一指出,許家屯一直沒有放棄共產主義的理念,他認為資本主義有很多優點,可以讓社會主義借鑒,但他堅信共產主義會成功,因此他生前著力研究這方面。

金建一說:他一直思考和研究這個問題,以及如何可以把資本主義好的方面,例如資本主義的司法獨立方面,他有一定的肯定。他認為很多方面可以拿來借鑒,但他始終認為最終共產主義會實現,他到最後也是這個想法。

對於有消息指許家屯曾想透露未公開的秘密,金建一則指,以他所了解,許家屯始終恪守當年他給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的信件原則,曾承諾不會洩露黨的任何機密,至今沒打算或公開任何危及黨的機密,即使身邊的人他也不談。許家屯當年在香港統管所有事項,不像現任中聯辦主任只管一方面的事情,他知道的情況比較多,不相信他會公開任何秘密。

許家屯即使身在海外,仍然關注香港。金建一指出,許家屯不評論現任特首梁振英,但認為香港自回歸後,各路鬥爭較前激化,在處理香港問題上,他批評英美在背後的策劃。金建一又指,許家屯以前在香港的做法比較開放,他會與反對派及異見人士積極溝通,他不贊同激化彼此關係。但許家屯在美國多年,從未接觸香港任何泛民人士,雖然他被中共撤除黨籍,他始終用黨員身份要求自己。

金建一說:他比較大膽些、放開些,他會和反對派、不同意見的人溝通,不會形成大家對抗敵對。他說過以前跟李柱銘、司徒華等人都有積極溝通,他不會激化這種關係。

許家屯在胡溫執政年代,有強烈意願想返回中國。金建一指,他曾透過渠道與時任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表達這個意願,不確定李源潮是否說沒問題,但金建一認為這個問題李源潮沒有話事權力。許家屯自從到美國後,一直希望重返中國,所以他用旅遊休息名義,他在美國26年,為了能夠返回中國,從未做過不利中共的事。

許家屯追思會於週一美國時間中午12時,在南加州科維納(Covina)的森林草坪墓園舉行。金建一亦會參與籌備喪禮。他表示,追思會將逾百人出席,未包括公眾人數,中國駐當地領事館沒有接觸或慰問家屬,現任官員沒有送上花圈,但前人大副委員長彭沖的4名子女﹐也托友人前來致意,另有退休江蘇官員透過親友慰問或致送花圈。

由於許家屯的遺願是返回中國,其家人火化遺體,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希望骨灰將來能夠安葬在江蘇,家人完成後事後,才處理這個問題。

許家屯於2016年6月29日零時12分在美國洛杉磯家中離世,享年101歲。離世前個半月,即5月15日,曾因為心臟及腎衰竭入院,情況一度危殆,6天後出院返家休養。

許家屯原名許元文,曾任江蘇省委第一書記、中共港澳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委員、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現稱中聯辦主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0年六四事件後出走到美國,翌年被開除共產黨籍,並被撤銷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職務。

許家屯於1993年著有"許家屯香港回憶録",2013年他首次到台灣,接受當地傳媒訪問時形容"六四"是很複雜的問題,平反六四條件未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