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府向港商台商發放優惠貸款

兩岸大三通之後,第四屆國共論壇再向台商釋出十大利好因素,涉及金額六千億新台幣,不過不少港商台商在獲得政府優惠貸款後關門走人,有大陸港商指政府又做冤大頭了。(何山報道)

0:00 / 0:00

在廣東經商10多年的港商陳先生說,過去10幾年,從未見過未到農曆年前的12月底火車站就已經擠滿回鄉的民工。陳先生說,去年還鬧民工荒,現在是沒有訂單,工廠沒工做。他說,政府低息融資協助港商台商,用意是好,但最後很可能變成政府包底,老闆走人,債留大陸。

港商陳先生說:政府法案出台,他說有些企業關門,不正確的途徑倒閉,那就研究一個法例,到海外追討。你說走人?當然有,很多港商、台商就這樣關門。欠租金、欠人工、欠社保,甚麼都欠。你沒他辦法,暫時是沒有他的辦法。他說,當香港政府推出協助港企融資,最高可貸款600萬,之後就收到銀行的多個電話。問題是在中國大陸,銀行審批貸款的手續簡陋。自己寫白條,自行出示証明,就可以聲稱擁有多少的資產,通過審查。據他所知,不少的港企,在取得政府擔保貸款,償還債務之後就走人。他說:早一陣之,你知道每個月都有1000家的廠倒閉,地方政府還要馬上拿錢,從國庫裡面拿錢,也就是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拿錢,去幫他們結帳。

資料顯示,東莞、蘇州、昆山、吳江等地,過去多月港台企業在無預警下突然倒閉,經常發生。到債權銀行上門貼封條,員工才知道工廠出問題,但老闆已走路,員工唯有走到街頭,要政府包底。陳先生說:比如欠2000多萬的工資、租金的,因為這些都會令得居民上街靜坐的,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啦!2000多人上街靜坐,接著政府就馬上拿錢出來替公司發薪金。真的是冤大頭。

目前,大陸正研究《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大陸商務部、公安部、外交部則聯合發出的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相關利益方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希望取回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