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應急辦周四公布,局方找到造成大量魚類死亡的污染源頭,是江門市廣悅電化有限公司儲存,學名“次氯酸鈉”、俗稱“漂白水”發生洩漏,漂白水流入西江所致。公布中指出事故發生45分鐘後,該公司才能完成堵截工作,但企業一直隱瞞有關事故,直至有關部門調查時才揭發。
就洩漏事件,本台致電位於西江岸邊的“江門市廣悅電化有限公司”,公司經理容先生承認事件,指一條輸送漂水的管道出現爆裂,漂水經過廠內污水處理池流出工廠繼而入江。對於為何未有向政府通報,容先生指,是工廠缺乏相關意識,向受影響市民致歉並願意承擔責任。
他說:“洩漏後,我們的沿江一帶没有死魚,第二天我們知道下面有死魚,我們以為那些氯水已快速分解的,是我們疏忽了,對不起市民。會被罰款和教育,政府這樣做也是合理。”
就污染源頭已被查出,本台致電江門市應急辦,接聽的職員表示會向有關工廠追究,又指當地政府正就加強規管進行討論,暫未有細節。她說:“控制洩漏的工作已完成,至於如何向肇事工廠作出懲處還未有結果。相關部門還在落實相關措施,例如如何作出有效監管和管理等還要時間商討。”
對於近月接二連三,西江下游均有工廠發生水污染事件,環保人士吳立紅向本台指,珠三角沿江一帶過去十年高速發展,但政府在環保及經濟發展兩者中,未能取得平衡而且缺乏長遠計劃,只求提高地方生產值,對生產企業不作嚴謹規管,縱容企業只顧盈利不理生態。
吳立紅說:“相關的規定和政策還是可以的,但監管不力是腐敗的問題,官員追求利益,企業追求利潤。”
江門市江海區清蘭碼頭對開流域,週一上午水面突然浮現大量死魚,魚屍集中在碼頭上游一公里和下游兩公里範圍附近,主要包括鯉魚、鯽魚等等。
江門市江海區位於西江下游,西江是珠江水系中最長的河流,發源於雲南,經廣西流入佛山、江門、中山等地。近年由於西江兩岸城市發展迅速,不少企業均在岸邊設廠,導致污染問題嚴重,上月底,位於中山、江門兩家江邊的電鍍廠因污染水源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