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規定的六種人員不能申領或發放新聞記者証。 這些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包括新聞機構中黨務、行政、後勤、廣告、發行、經營、技術等非采編崗位人員﹔包括為新聞機構提供稿件或節目的通訊員、特約撰稿人、特約記者。
此外,專職或兼職為新聞機構提供稿件的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以及其他社會人員,高校校報工作人員等,都不符合申領或發放記者證的條件。
該通知要求,在今年統一換發中國新聞機構記者證中,各地新聞機構即日起進行自查,審查是否向不符合條件的人員申領或發放記者證。
當局指新規定是為了打擊虛假報道和假冒記者問題。
但大陸維權新聞工作者昝愛宗表示,這次換發新記者證的規定,其實是要提高記者的門檻,只讓聽話的人當記者。昝愛宗說,中國官方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也經常發報假新聞,曾經發生過將去年的新聞當今年的發報。
昝愛宗指出,新規定其實與律師的年度考核如出一徹,就是變過花樣的年檢和審查,查核記者過去一年是否有負面或為黨和國家添亂的報道,是為黨說話,還是老百姓說話,為老百姓說話,可能就不獲發記者證。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成立以來總共更換了四次記者證。前三次分別為1989年、1998年,以及2003年。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在年初表示,將通過控制記者証發放、設立記者黑名單以及監管新聞采編等手段加強對媒體的監管。
新版記者證新增了“各級人民政府應為持本證進行採訪的新聞工作者提供便利和必要保障”的內容。 中國新聞出版總署相關官員說,沒有正當理由,公職人員不得拒絕採訪。該署在年初曾表示,將通過控制記者証發放、設立記者黑名單以及監管新聞采編等手段加強對媒體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