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名維族教師因未能講流利漢語遭炒魷
2011.10.06
《維吾爾在線》指,中國西部一間師範學校20多名維吾爾教授,因漢語不流利,學校拒絶為他們安排新工作。該批教授表示,政府應停止在新疆進行雙語教育。
報道又引述烏魯木齊巿一名高校教師指,當這些教授們得知失去工作,他們計劃抗議,但學校領導週一(3日)曾接觸他們,要求他們沉默,學校將以安排新工作作為交換。
而涉及事件的一名教師指,校方向他們表達,學校新建了教學研究中心,他們可以調到那裡工作,不要抗議,也不要對外說什麼,他們就能保住工資。不過,他們拒絶了這項新安排,選擇繼續抗爭,否則學校不會改變現在的雙語教育政策。其實這不是雙語教育,是漢語教育,教師學生都應該反對這個政策。
本台維語組上週報道,新疆自治區從2010年起,有近千名維吾爾教師因不能使用流利漢語而被解僱。
另外,記者查看新疆師範大學官方網頁,發現有關2011年的高等學校教師資格考試內,就漢語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母語為漢語的普通話水平測試,必須達到二級乙等以上,母語為非漢語者的普通話水平,達到三級甲等,或漢語水平考試(HSK),要八級以上。
記者曾致電新疆大學辦公室,被問到少數民族教師是否需要流利漢語,或經過漢語考核才可獲得教職,一名職員表示,沒這樣的要求,也沒有這個項目。
就事件,記者曾致電新疆自治區教育局,由於國慶假期,電話沒人接聽。
總部設在德國的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指,新疆現在從小學到高等院校,都強制推行所謂雙語教育,不僅影響學生,甚至教師也受牽連,不懂漢語的教師要下崗,這種情況愈漸嚴重。當局採取下崗措施,迫使維吾爾教師服從該政策,但也反映維族教師寧願解僱也不接受這種政策。
迪里夏提指又指,新疆大學、新疆財經學院、新疆醫科大學、新疆農科院、喀什師範大學,都出現過教師因漢語問題被下崗或各種懲罰。迪里夏提認為,中國強行雙語教育,實質是採取另一種方式變相消除維吾爾族的文化,當局應該尊重維吾爾族的語言文化。他說:當地強制裁推行雙語教育政策後,各大院校接二連三出現過這種的問題,嚴重的強迫維吾爾教職員工下崗,這種現象一直存在,而且每年都有。
2001年,新疆自治區政府在其網站公佈,要求自治區內所有學校實行雙語教育,維吾爾學生仍有機會學習維吾爾語、民族文化和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