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根據一份最新 環評報告,中國正計劃建造43座新的燃煤電廠和18座新的高爐(煉鐵的一種設施),估計中國目前的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上增加約1.5%,相當於荷蘭今年的總排放量;報告警告,中國政府2030年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承諾可能落空。
這份關於中國新煤廠的報告是由總部設在赫爾辛基的研究組織「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和美國團體「全球能源監測」(GEM)合作撰寫,並於8月13日發布。
這份11頁的報告指出,僅在2021年上半年,中國宣布的新煤電和鋼鐵項目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已相當於荷蘭當年全年的總排放量。中國在今年上半年共宣布了18個新的高爐項目,總容量為每年3500萬噸,以及43個新的燃煤電廠機組;如果得到批准並建成,估計每年將排放1.5億噸的二氧化碳。
報告批評,中國國有電力和鋼鐵公司繼續建造和宣布新的煤基項目,跟中國領導層承諾以碳中和為目標,並呼籲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項目的政策並不一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污染國,中國承諾在2030年之前達到排放量峰值,並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根據CREA和GEM的報告,發電和煉鋼是中國兩個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行業。它們也是自2020年初COVID-19封鎖結束以來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的主要原因,與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相比,2021年上半年的火力發電量增加15%,鋼鐵產量增加14%。
而此前幾天,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亦發表了另一份報告,指人類造成的氣候變化是一個「明確的現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形容IPCC的報告是「人類的紅色警報」。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