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新一屆權力核心周三(25日)誕生,留任政治局常委的習近平和李克強,分別連任中共總書記及國務院總理;早前呼之欲出的5人,包括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及韓正,不出所料當選政治局常委。當中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被譽為「中南海首席智囊」。有時事評論員分析,掌管意識形態的王滬寧,看不到他未來5年,會有改革性的政策或思潮。至於習近平有這樣的人事安排,不排除是為了第三次的連任做鋪墊。(文宇晴 報道)
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連任中共總書記兼中央軍委主席的習近平,帶領新一屆政治局常委會見中外傳媒。
習近平說︰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當選的其他六位常委同志,李克強同志、栗戰書同志、汪洋同志、王滬寧同志、趙樂際同志及韓正同志。
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第三度成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其餘5人均首次晉身中央領導層。習近平表示,中國發展進入「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習近平又對自己繼續擔任總書記,表示是對他的肯定,更是鞭策和激勵,未來會繼續落實「十三五」規劃,持續推動中國經濟健康發展。他又引元朝詩人王冕的詩作《墨梅》,歡迎記者在中國多走走看看,繼續關注中國的發展變化,更全面了解及報道中國。
習近平說︰我們不需要更多溢美之詞,我們但一貫歡迎客觀介紹和有益建議。正所謂「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儘管習近平強調「新氣象、新作為」,但是首次晉身常委的5人,都不是60後。意味著到二十大後,習近平可能會打破「七上八下」的中共慣例,讓自己繼續當上最高領導人,甚至變相出現最高領導人「終身制」。
劉銳紹說︰十九大我稱為「習近平的大會」,從人事布局上可以看到,政治局常委中沒有一個是1960年後出生的。過去每一次權力交接時,都會間接亮出未來接班人,但習近平不做。為甚麼呢?就是有利於他目前管治。沒有接班人,若二十大他要繼續留任,就會順理成章。
5名新任政治局常委中,62歲的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較為觸目,他原是復旦大學學者,撰寫過多本政治研究著作。
1995年,他進入中央政策研究室工作,擔任政治組組長,成為中央智囊團成員。之後以「國家主席特別助理」身份,陪同時任總書記江澤民出訪,並協助江澤民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他於2002年出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時,亦時常陪同時任總書記胡錦濤考察和外訪,更參與「科學發展觀」理論起草工作。2012年十八大,王滬寧成為第一位晉升政治局委員的政策研究室主任,得到習近平的重用,幾乎每次外訪考察時都有陪伴。他亦有參與習近平「中國夢」論述的起草和提供意見。有指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王滬寧也參與其中。
曾與三代總書記共事的王滬寧,被譽「中南海首席智囊」。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指出,王滬寧在十八大以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身分晉身政治局,開創先例。能夠成為三朝元老,代表他能迎合不同領導人的性格特點而自我調整。
林和立說︰他是政治化妝師,他現在負責意識形態和宣傳,雖然他沒有很多行政經驗,但是過往中央研究室主任從未進入政治局。所以他能在5年前進入政治局是已經是一個破例。王滬寧會出謀獻策來迎合習近平口味,但看不到他出一些改革性的政策或思潮。
有香港媒體統計,新一屆的25名政治局委員,15人首次晉身政治局,當中至少有11人曾經與習近平共事。連續兩屆當選的10名政治局委員,除了新一屆的7名政治局常委,還包括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中央統戰部長部長孫春蘭,以及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其中孫春蘭是政治局內唯一女性。
中共最高領導層已正式換屆,任期五年至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