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前秘書李銳獲邀出席十九大會議,但他以「腳痛」為由沒有出席;而網上流傳一封他在會議前撰寫的公開信,內容呼籲當局“廣開言路”及“讓人民說話”。(黃樂濤 報道)
以特邀身份出席會議的中組部前副部長兼毛澤東前秘書、現年101歲的李銳,網上流傳他在周一(16日)親筆撰寫的一封公開信,指自己最近不能走路,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列席會議。
李銳在公開信指出,中國在習近平帶領下,進一步融入世界和平發展的大趨勢,而習近平在談及中國夢時,談到法治及憲政。但是當中卻發生令人費解的事情,例如他當顧問的《炎黃春秋》,在創辦25年後,竟然遭到打壓,一夜之間被“強力換掉”原班子編輯,完全改變雜誌的風格,而由李銳出版的《盧山會議實錄》等書籍,亦不可以在大陸出版,只能在香港出版。
他表示,若果中國要和平發展,當局必須走全面改革開放的道路,即要“廣開言路”、“讓人民說話”,以提高當局在人民心目中的信任度。
對於李銳拒絕列席十九大會議,本台周四(19日)多次致電李銳希望了解情況,但是電話卻接不通。關注事件的四川民間憲政學者李雙德表示,李銳沒有出席會議,他估計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由於李銳一直都呼籲國家要給予人民自由民主,但是當前的中國是一個封閉的社會,而且經常打壓民眾,封殺民眾的言論自由。現在李銳在十九大前發表這封公開信,表明是對當局的統治有意見。由於他與黨的理念不同,所以就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出席會議。李雙德估計,另一個原因就是,可能這封公開信引起當局的不滿,最後向他施壓,迫使他放棄出席會議。
李雙德說︰我也注意到、看到他這個公開信,因為那個習近平他一直是在要求黨員不要妄議中央,黨員要和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習近平眼裡,(李銳公開信)看來就是在妄議中央,李銳的觀點,並不和習近平和中央是一致的,在這種情況下,他那個公開信發表的那個(內容),(或令他)不能夠出席十九大。
曾與李銳共事的《炎黃春秋》前副總編輯王彥君表示,李銳發表的公開信,要求當局要“廣開言路”、“讓人民說話”,但是認為政府是不會接納這個意見;又表示從現時的社會看來,中國要完全走向民主之路,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
王彥君說︰我覺得這封信寫得不錯,但是現在的時機可能很難發揮作用,各方面都是收緊(民眾的自由),所以都要等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夠有所緩和,這段時間都看不到有甚麼的跡象,上面(當局)可能採取的行動,應該都是經過反覆思考,才會有現在的結果,總之短時間內都可能變不到了。
他又表示,若果當局持續不接納民眾的意見,社會是很難進步,而民主自由亦會慢慢倒退,形成一個專制的社會,後果不堪設想。
李銳是著名中共黨史專家,曾是中共中央委員和中顧委委員,是前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兼已故領導人毛澤東的秘書,他於退休後仍關注時政,呼籲民主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