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大選前民調顯示:過半數德國公民支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2021.08.30
德國大選前民調顯示:過半數德國公民支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 2021年6月,德國多家非政府組織和民眾在柏林標誌性建築—勃蘭登堡門前舉行抗議,抗議者在習近平仿真頭像旁模仿習近平的口氣打出標語:我的價值觀是剝削、壓迫、監控、軍國主義;這很偉大,我們要在北京舉辦奧運會。
資料圖片 / 吳亦桐 攝

德國大選前的最新民調顯示,近六成德國公民支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立場,認為即使雙邊經濟關係可能因此受到影響,也不能向中國示弱。時評人認為德國公民比政客更有智慧。 

58%受訪者贊成向中國說不 

德國民意調查機構Forsa周日(29日)公布為《國際政治》雜誌進行的調查顯示,有58%的德國公民表示,德國聯邦政府應該對中國採取比以前更為強硬的立場,以更積極的捍衛德國利益,即使中德經濟關係因此受到影響。 

而反對德國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措施的受訪者有19% ; 另有17%的受訪者,則在不影響中德經濟關係的情況下,才贊成對中國採取比以前更強硬的政策。 

學者:   民眾比政客更有智慧 

德國學者穆達偉(David Missal)接受本台訪問時說,他認為德國民眾比政客更有智慧。 

穆達偉(David Missal)說:這些調查都說明德國人比德國政府、德國領導人看得更清楚中共和中國政府的事實情況,但很可惜的是,現在的(德國)執政黨他們裡面很多的領導人都不願意看清楚中共和中國的樣子,我就很希望選舉之後,選舉出來的組成政府的那些黨,更願意在面對中國政府的情況下站起來,為我們的價值觀發出聲音。 

納粹歷史傷疤令德國民眾對中國警惕 

德國台灣裔時評人成世光表示,德國民眾相對比較政治冷感,但近年中共對香港、新疆的鎮壓、擴散疫情和武力威脅台灣等負面行為,讓有過納粹歷史傷疤的德國民眾開始警醒。 

成世光說:其實德國的百姓對中國政府不見得那麼關心,但是習近平倒行逆施讓人產生這個惡感,香港、新疆、台灣,包括疫情等等這些事情,這都是中共多行不義,這是踩到德國老百姓的痛點了。 

成世光也認為,該調查也提醒選戰中的德國各政黨,對中國綏靖不會贏得民心和選票。 

成世光說:牽涉到中國的,它已經是個議題,如果政治人物不表態的話,一定會減少他的選票,這是人心所向。 

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歐中問題專家傅洛達(Andreas Fulda)向本台表示,早在2019年,德國科爾柏基金會(Korber-Stiftung)就曾發布一個民調,當時有76%的受訪者支持德國應該捍衛其政治利益、更多針對中國,特別是在人權問題上,即使這可能有損德國的商業利益。而此次 Forsa最新調查再次證實公眾對德國對華政策的需求。 

傅洛達認為,德國不是「大瑞士」,面對民主與專制的衝突不可能選擇中立。 在未來德國的精英應該表現出更多的道德勇氣,接受與中國的制度競爭,更堅決地捍衛自由民主價值觀。 

德國聯邦大選將於9月底舉行,德國綠黨總理候選人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本月中旬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如果她所在的綠黨進入執政聯盟,她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並敦促德國和歐盟收緊對華貿易政策。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其後反唇相譏,並批評貝爾博克「玩火」。 

德國與中國過往有密切的經濟聯繫。近年北京被指控大規模侵犯人權,激起美國政府的強硬立場,但德國聯邦政府的表現以乎偏向謹慎。 

德國現總理默克爾在位近16年,被批評在對華政策中,重視經濟利益而輕人權。圖片為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與默克爾會晤。 (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德國現總理默克爾在位近16年,被批評在對華政策中,重視經濟利益而輕人權。圖片為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德國,與默克爾會晤。 (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記者:吳亦桐/ 程文 責編:李奇 網編:林詠華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