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不斷增加力度制裁華為之際,德國媒體曝光,政府佔股3成的德國電信(Deutsche Telekom)四年前與華為簽署協議,為規避美國制裁,提前在歐洲儲備華為組件。事件在德國、歐盟乃至美國引起關注。歐中問題專家批評前默克爾政府利益至上的對華政策下,國內企業將利潤凌駕國安,呼籲西方覺醒,加強監管,將華為連根拔起。
德國《商報》(Handelsblatt)周三(22日)披露,德國電信與中國華為集團早於2019年就達成了一項可以規避美國制裁的協議。合同稱,為「防止含有美國組件的華為產品潛在供應風險,重要的部件應該在華為歐洲倉庫存儲和管理」。
本月初,媒體透露,美國拜登政府考慮撤銷向美國供應商發放對華為的出口許可證。
德國聯邦政府持有德國電信30%的股份,事件在政治層面具有爆炸性。德國內政部長費澤爾(Nancy Faeser)在接受德媒採訪時,呼籲聯邦政府對此進行調查;基民盟聯邦議員羅特根(Norbert Röttgen)表示德國電信所有決策都應該考慮德國的國家安全利益;歐洲議會對華小組主席包瑞瀚(Reinhard Bütikofer)認為,該協議超越了德國的基本利益,指德國聯邦政府和議會有義務提供相關信息;美國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稱這一協議令人擔憂:德國和在德國經營的公司應該與我們合作,而不是幫助專政政權破壞國際安全。

德國的歐中問題專家吳文昕表示,導致德國電信與華為簽署該協議背後,深層次的原因是默克爾政府經濟利益至上的對華政策。
吳文昕說:從深層的角度來看,很大的問題就是德國當時的默克爾政府,重視中國市場,對國家安全不吭聲,不管人權。總理就是這麼一個態度,德國電信怎麼會主動比政府先走一步呢?雖然企業就是要賺錢,可是一個企業應該有一個國家安全的概念。
一直關注中共海外擴張問題的法國時評人王龍蒙在接受本台採訪時指 ,不僅是德國電信,在英國、德國、法國均傳出電信企業緊急儲備華為產品的消息,企業試圖巧妙躲避國家層面的制裁令。他批評有短視的企業為了利益不惜葬送國家安全。
王龍蒙說:早在2020年,在美國不斷推動對華為制裁之時,英國電信企業就儲備很多華為零部件,以免受制裁影響。華為多年海外佔域,早已在舉國之力加持下,佔據很大的海外電信設備市場,美歐的制裁令生效,電信運營商就會加大成本,所以它們想出的招術提前儲備很多零部件以逃避制裁。這些企業根本不會考慮國家安全。
王龍蒙認為,民主國家應該推出更加徹底的制裁令,不僅要禁止華為進入5G,而是要將華為連根拔起。
王龍蒙說:有業內人士說,儘管很多國家5G中禁用華為,但4G中華為設備可以進行升級,禁令就形同虛設,因此民主國家必須得推出更為徹底的制裁令。
本月初德媒披露,德國政府已要求多家電信運營商提供使用華為、中興設備的清單,為從移動網絡中移除這些組件做好準備。傳聞德國擬於今年秋天前正式禁用兩家科技公司產品,因這些設備「讓中國有能力對德國施加政治壓力」。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