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名政治學者涉嫌與妻子為中國充當間諜近10年,兩人早前被捕後當局近日分別提出起訴。被捕學者退休前曾長期為德國聯邦情報局(BND)工作,懷疑利用人脈關係成為雙重間諜,事件在德國學術界引起震撼,有時評人士認為,該案為中國向西方學者撒網式滲透的代表案例。
上月6日,德國官方公布政治學者克勞斯·朗厄(Klaus Lange)被捕和指控的消息,他涉嫌為中國做間諜近10年。德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周一(2日)發布公告,其妻子克拉拉·克納普-朗厄(Klara Knapp-Lange)亦正式被起訴。她具有德國和意大利雙重公民身份。

德媒報道,朗厄在退休前一直擔任德國漢斯·賽德爾基金會(Hanns Seidel Stiftung)的負責人,與德國現執政聯盟之一的基社盟(CSU)關係密切。基社盟是德國總理默克爾所屬基民盟(CDU)在巴伐利亞洲的姐妹黨。德國媒體也曝光,朗厄在退休前的50年間,一直為德國聯邦情報局(BND)工作。
德國法學學者錢躍君向本台表示,中共加強對國外社會的滲透。政治界、學者和經濟界的精英人士是他們的重點滲透目標,有些人難以抵禦中共的利益收買而選擇出賣國家利益和價值。
錢躍君說:中共花費越來越多的錢財,用於對國外政治界、經濟界和學術界的滲透和收買。在西方社會,朗厄這樣的教授,所積累的個人財產、退休金,足夠供給他們晚年的生活,而中共為了收買他們,這對教授可以獲得他們一生都無法積累的財產。他們出於實際利益 被收買。朗厄夫婦間諜案,加強了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共滲透的警覺。
錢躍君也批評德國一些智庫及背後的政黨,忽視中共的人權踐踏,選擇與中共多種形式的合作,從而為中共滲透留下縫隙。但德國檢方高調公告該案,也顯示德國阻擊中共滲透的決心。
錢躍君說:這麼多年來,德國賽德爾基金會與中共一直眉來眼去,共同舉辦各類活動。有這樣的政治土壤,郎厄作為基金會的負責人,自然會成為中共收買的重點人物之一。德國檢察院的行動,是在提醒、甚至在警告這些組織和個人,誰如果與中共專制政權走得太近,只要一過底線,德國檢察院和警方就在等待著他們。
法國時評人王龍蒙表示,西方國家遵守嚴格的法律程序和舉證原則,而很多間諜是以各種交流活動做掩護,大多到中國完成交易,這造成舉證困難;加之德國等歐洲國家沒有《反間諜法》等,因此被指控涉嫌間諜活動的一些人很難被正式起訴或定罪,因此呼籲歐盟國家針對中國間諜收買和滲透立法。
王龍蒙說:近年歐盟國家曝出的中國間諜案,大多是金錢收買、女色誘惑等。但這些被收買的政客、學者等精英都是在一些交流活動的外衣下前往中國,並在中國完成交易,因此歐盟國家很難抓住實錘。加之在西方監聽、監視一個公民有嚴格的法律准許規則,因此很多被中共收買的間諜很難被發現,或即使被發現也很難定罪,呼籲歐盟就中國滲透制定特別的法律。
資料顯示,朗厄夫婦在2001年建立了一家名為「跨國研究所」(Institute for Transnational Studies)的機構。
據德國聯邦檢察官辦公室的公告指出:朗厄自2001年以來一直主理一個智庫,並利用該智庫建立科學聲譽和政治關係網絡。從2010年起,朗厄得到妻子的幫助和支持;同年6月他到上海做巡迴演講時,中國情報部門與該夫婦取得聯繫,以爭取他們為中國提供間諜工作。
此後到2019年11月期間,這對夫婦定期在德中高層國事訪問或多個國際會議前後,就相關議題向中方情報部門提供信息。他們主要是通過在智庫工作時與政治高層的接觸來獲取這些信息。而中方向這對夫婦提供會面的旅行費用,以及給付額外酬金作為回報。
2019年11月23日,朗厄與妻子準備飛往澳門與中方情報人員會面前,在機場遭到攔截,警方搜查了兩個的行李和住所,查抄了大量數據載體和電腦。據悉,中方為這對夫婦配備了一台具有特殊軟件的筆記本電腦,用來傳輸加密信息。
漢斯·賽德爾基金會表示,自去年6月以來,一直在配合德國當局的調查。發言人強調,朗厄已於10年前退休,此後與基金會沒有任何聯繫,基金會也絕對不接受透過情報活動出現的不當行為。
據悉,德國檢方早在5月20日,已對這對夫婦正式在慕尼黑高等地區法院的國家安全庭提出起訴,但案件直到目前才完全公開。
朗厄之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未否認自己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但他強調事先已將此事會知德國情報局,而德國方面鼓勵他和中方接觸。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李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