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 全球最有權力的人》在德國出版後,擬於近期在多所德國孔子學院舉辦討論推介活動。北京擔憂引發批評言論,下令主辦單位取消活動。專家指事件證明孔子學院完全不具備獨立性,習近平也在試圖將國內的個人崇拜推向國際社會。
《德國書業周刊》(Börsenblatt)周五(22日)報道,德國皮柏出版社(Piper Verlag)宣布,原定於下周三(27日)在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孔子學院,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孔子學院舉辦的《習近平——全球最有權力的人》一書討論活動,在北京的壓力下被迫取消。
皮柏出版人馮·羅芬貝格 (Felicitas von Lovenberg)表示,兩所孔子學院取消活動是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
本台記者搜索發現,兩所孔子學院的官方網站已經刪除早前發布的活動介紹。弗萊堡、萊比錫、帕德博恩等幾所大學的孔子學院,也相繼取消了近期關於《習近平——全球最有權力的人》一書的討論活動。

德學者關切北京滲透大學
德國青年學者穆達偉(David Missal)一直關切北京對德國大學的滲透,他早前曾發起要求百所德國大學,公開接受中國金援的調查項目,並且起訴拒絕公開的大學。
穆達偉接受本台採訪時,讚賞了皮柏出版社的透明度,認為事件直接揭開德國孔子學院根本沒有獨立自主權,並受到北京控制的事實,他再次呼籲德國大學停辦孔子學院。
穆達偉說:同時有這麼多孔子學院取消習近平這本書的活動,估計是北京組織的,證明孔子學院是沒有自由的,沒有學術自由!這個我們一直知道,只是證據比較少。出版社公開說這個事情,這個也是很重要的證據。雖然我們知道有這樣的審查,還是有這麼多德國大學和孔子學院合作,我希望有更多的大學結束這些合作。
德國時評人成世光向本台表示,德國孔子學院這次活動,應該是想對習近平做正面形象塑造,習近平想將個人崇拜推向世界,但北京深知,在西方自由國家的這種討論會,不像中國國內一樣完全可控,因此下達取消令。
成世光說:孔子學院積極在安排這樣的宣傳活動,雖然是要來吹捧習近平的,可是踢到習近平的鐵板。在西方有言論自由的地方,大家對習近平會有不同的意見。從這個活動的撤銷可以看出來,獨裁者看起來是很囂張的,實際上他是非常心虛的,只能在他們所控制的中國耀武揚威一下,在國內搞習近平的個人崇拜當然可以做,但出到世界就不行了,不但沒人理他,現在還引起很大的反感。
成世光也認為,事件完全證明孔子學院毫無獨立性,來自中國的資金也是有毒的「午餐」。
成世光說:我們也看到孔子學院的獨立性根本不存在,孔子學院這些機構它們是真的在滲透西方普世價值,中國花大把的錢來做孔子學院,沒有白吃的午餐,那是有毒的,要趕快把它撤掉。
本台聯繫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孔子學院、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孔子學院、弗萊堡大學孔子學院等,均未回應本台提問。
平衡報道無法滿足中共
今年7月1日中共建黨百年之際,《習近平——全球最有權力的人》一書在德國正式出版。作者為德國《世界報》出版人奧斯特( Stefan Aust)和「中國通」佳傑思(Adrian Geiges)。本書對中共權力、個人崇拜有著細緻的剖析,指出習近平想把專制中國塑造成一個國際化強國。書中還涉及新冠病毒在中國最先爆發及新聞管控等內容。
但該書也就國際社會對中國發生的事情的態度提出了批評,並認為很多新聞報道對中國有著刻板印象,以及認為中共政權使民眾成功脫貧等。
北京似乎並不滿足於這種全方位評價中國的視角。該書作者之一的奧斯特,看到書中的基本論點正在被證實,包括:中共獨裁政權第一次在經濟上超越西方,現在也在國際上努力攻擊西方自由價值觀。奧斯特指出,這種平衡報道對習近平來說已經不夠了,他現在想要國際崇拜,就像在中國一樣。
據悉,與漢諾威萊布尼茨大學合作孔子學院的上海同濟大學介入事件;而在杜伊斯堡,則由中國駐杜塞爾多夫總領事馮海陽親自出面阻止該活動。
孔子學院的一名員工解釋表示,不能再把習近平說成是一個「普通人」,他現在應該是不可侵犯和不可討論的。
《德國書業周刊》的報道認為,這個理由並不是德國孔子學院以及中方合作夥伴的立場,而是受到了來自中國上層的壓力。
中共當局與全球大學合作逾500家孔子學院,其中在德國共有19家,目前杜塞爾多夫大學、漢堡大學已關閉孔子學院,但此次事件涉及的漢諾威、杜伊斯堡、弗萊堡、萊比錫大學等早前明確表態,拒絕關閉孔子學院。
記者:吳亦桐 責編:鍾廣政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