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名樓花買家圍銀保監局 銀行人士曝開發商走佬 金融風暴恐捲走全部個資

0:00 / 0:00

中國「樓花」買家「斷供事件」繼續擴大,在陝西省會西安市,更有上千名樓花買家周四(14日)一度包圍陝西銀保監局。另外,國內15家銀行披露涉及金額已超36億。有銀行業內人士向本台披露,有爛尾樓地產商把銀行貸款資金轉移至境外。有學者指,資金鍊斷裂下,個人所有資產都會被捲入「填坑」。當局非常擔心,停貸事件產生連鎖效應,最終引發史無前例的金融風暴。

上千受害業主包圍陝西銀保監局

在上千名西安受害業主於周四(14日)一度包圍陝西銀保監局,要求查辦銀行違規放貸給建築商。推特影片顯示,業主們舉起抗議紙張高喊「違法放貸」,現場有大批公安戒備。過程中,儘管有公安局長居中協調,銀保監局官員仍一度猶豫是否步出大門與陳情代表溝通,業主則喊話:「領導不要怕,我們不打你!」

這宗爛尾樓引發的包圍官署陳情抗議事件,陸媒均未報道,中國網路社群也搜尋不到隻字片語。

綜合網路訊息,西安是爛尾樓重災區之一,非正式統計多達70幾個。今年3月,近300名西安「易合坊」小區業主搬進復工無望的爛尾樓裡,在沒水沒電沒電梯的「清水樓」中艱難棲身。其後,西安高新區錦嶺公寓100多戶業主集體搬進爛尾近5年的樓房,有的打地舖、有的睡板床。地產商切斷水電,業主自建廁所。

據房地產行業研究機構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00個爛尾樓盤,而且數字還在不斷增長中。據業內人士估計最高將超過一千個。

銀行業人士:爛尾樓開發商捲款走佬 銀行面對史無前例大面積斷供

工商銀行深圳一支行個人貸款部經理李女士向本台透露,有開發商丟下爛尾樓盤,捲走從銀行借貸到的款項「著草」。而銀行一方在斷供事件中,除要面對貸款者停止還貸,還要解決地產商欠款難題。

李女士說:開發商會說,我們沒辦法繼續下去了,這個項目沒辦法完成。但是無法完成的這個項目,當時又抵押給銀行,向銀行借了一筆款。原來我看到他們做工廠的隨便搞一塊地,找銀行抵押貸款4億元,他們就沒想要還款,銀行不是壞賬越來越多。貸款4億就拿其中一億搞基礎開發,不斷的賣「樓花」,好多發展商都把錢轉走了,轉到海外去了。

李女士說,一石激起千層浪,假如情況惡化,個人所有資產都會被捲入這個黑洞,而銀行本身也難以應付這場史無前例的資金鍊斷裂危機。

李女士說:房屋發展商無法如期交樓就形成爛尾樓,業主與銀行的貸款協議中,如果抵押品房屋出現問題後,追款會延伸到你的其他現有資產,這對個人來說沒有保障。如果涉及面大的時候,銀行也搞不定。因為沒有出現過大面積不還貸的問題。

財經人士:一旦資金鍊斷裂 買家全數個人資產恐被追溯

中國財經評論人士柴欣也向本台指出,中國絕大多數銀行與個人簽署的《購房貸款協議》內容極不公平,可謂「霸王條款」。

柴欣說:幾乎都是「霸王條款」,沒有給購房者任何在法律上的保護措施存在。如果被抵押的物業貶值,銀行還會追溯你其他的資產。這在國外幾乎是沒有的。

據《環球時報》網站引述央視財經周四(14日)晚間報道,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當天作出回應,要「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穩定性,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引導金融機構市場化參與風險處置,加強與住建部門、中國人民銀行工作協同,支持地方政府積極推進「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依法依規做好相關金融服務,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柴欣說,由此反映當局非常擔心,停貸事件產生連鎖效應,最終引發民眾對銀行的信用危機。

柴欣說:現在銀行最擔心市場對銀行信譽產生動搖,如果民眾對銀行的信心動搖,那麼銀行可能就會出現大的問題。此次停貸事件從表面上看,對銀行龐大的資產來說,影響並不是太大。但是,房地產公司如果是暴雷、倒閉,他跟銀行的關聯就比較大了。

據《第一財經》報道,至周五(15日)發稿前,包括五大行等等15家銀行分別發布公告,披露涉斷供風險金額累計已超36億,但各行均指「風險可控」或「整體風險可控」。

記者:古亭/方德豪/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