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媒體根據調查,列出本年度中國十大收縮行業,其中包括火力發電、影視、裝修與園林以及養殖業等。評論認為,新冠病毒疫情並非上述行業萎縮的主要原因,國際關係和中國經濟模式才是罪魁禍首。
2021年即將過去,中國媒體梳理了今年十大行業收縮情況。調查者根據抽樣分析發現,受到疫情影響的旅遊業收縮了84%,但並不是最難受的。《財經十一人》以今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作為參考,對比疫情前的2019年,選出了十大收縮行業。
調查顯示,裝修與園林行業有52家樣本公司,總營收下降了4.4%,總營業利潤下降了56%。疫情前的2019年有5家虧損,虧損總額13.2億元。而2021年有18家虧損,虧損企業佔比為34.6%,虧損總額22億元。一位頭部券商相關領域的研究員預計,由於房地產行業未來困難重重,2022年裝修與園林行業會繼續收縮。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張建平本周一(6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說,中國多個行業收縮不完全與疫情有關。
張建平說:它跟國際關係,中國的發展模式,比如房地產也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經濟狀況,令人擔憂的是私營企業,尤其是互聯網企業,在政策上收緊的話,讓人有點莫名其妙。後續怎麼發展很值得觀察。沒有疫情,就目前的國際關係和國內政策,它也會發生。
京能電力有盈利轉虧損
另外,這次調查中的火電行業部分有19家樣本公司。疫情前的總營收5017億元,總營業利潤386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總營收上升了19.8%,但總營業利潤卻下降了93.8%。今年前三季度,11家虧損總額為87億元。虧損額擴大了22倍。
所有樣本公司中,京能電力是今年前三個季度虧損最多的企業,虧損額為20億元,而在2019年,它盈利13億元。
時事評論人蔡慎坤認為,火力發電企業盈利下降與動力煤等原材料價格上漲有關。
蔡慎坤說:火電的利潤會大幅度壓縮,發電企業沒有積極性。火電企業也不願再投入,擴建興建的動力沒有了。
至於疫情帶來的影響,他認為,有正面也有負面。他指出,此次疫情對中國出口不但沒有影響,還出現大幅度增長。蔡慎坤說,疫情不僅僅令中國的經濟出現問題,世界經濟也出現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更複雜。他也認同,裝修和園林產業的萎縮是受波房地產出現重大問題所波及。
蔡慎坤表示:是因為政策的原因或者是現在的經濟體制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調整,出現了蕭條的局面。我們看到排名第十的涉及到裝修與園林大幅度衰退。裝修和園林與現在的和房地產是相關的。
影視行業虧損公司近五成
這次國內媒體的調查採集了影視行業27家樣本公司。2019年總營收447億元,總營業利潤62億元。今年前三個季度總營收下降了22.2%,總營業利潤下降了61.5%。其中虧損企業由三年前的7家增至10家,虧損總額為11.4億元。
據蔡慎坤的看法,當局對影視行業的整頓,特別是對明星藝人的稅務調查,其影響廣泛。
蔡慎坤說: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影視行業在我們國家涉及到意識形態領域。無論從選題、立項,還是到劇本、演員都要接受管控、審批等程序。所以對影視投資方來說,行業難度會越來越大。
蔡慎坤認為,未來隨著意識形態領域進一步收緊,影視行業的利潤空間將進一步縮小。
養豬養雞及餐飲利潤大幅下降
調查提到,養豬養雞行業總營業利潤下降了160%。餐飲與酒店行業總營業利潤下降了88%。 商場與超市行業受到了疫情和消費方式改變的雙重壓力。營業利潤下降了67%。
另外,旅遊與景區行業有25家樣本公司的總營業利潤下降了107%。航空與機場行業12家樣本公司的總營業利潤下降了229%。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