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藥企重金刪帖盛行 患者淪白老鼠健康無保障

0:00 / 0:00

據最近流出的法院檔案顯示,大陸言論管控加劇腐敗現象,包括步長製藥在內的藥企以鉅資收買刪除網路負面資訊,在輿論管控醫和醫藥監管系統的聯手矇騙下,數以百萬計的中國患者已成偽劣藥品的犧牲品。(黃小山/程文 報道)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人民法院的公告顯示,多家公關公司從事非法刪帖業務被判刑。涉案的還包括步長製藥和輔仁藥業兩家醫藥上市公司。

據媒體披露,步長製藥和輔仁藥業在2016年,分別以超過百萬的重金,委託兩家公關公司負責人周子瀟和李東洲刪除或下沉涉及兩藥企的負面資訊。

據法院的判決書顯示,步長製藥要求刪除的內容,主要為當年涉步長製藥申請新股上市的IPO報導,輔仁藥業的刪帖跨度更是從2016年到2018年,貫穿其整個重組時段。

而與之對應的是,此前步長製藥和輔仁藥業多次麻煩纏身。其中,主打所謂中藥產品的步長製藥的產品,曾數十次被預警存在不良反應,但在各方的資訊封鎖下,該企業的關聯產品不但沒有被調查,相反卻逆風上市。

在今年5月,步長製藥的董事長趙濤更是被指用650萬美元賄買相關人士製造虛假證明,讓其女兒入讀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事情曝光後,其女已被史丹福除名。

網易自媒體前編輯曹永昌告訴本台記者,收費刪除相關負面消息,在中國已是一個半公開化的產業鏈,每刪除一條資訊的價格,也從幾百元到幾十萬不等。除了當事媒體以及媒體人本身可以小範圍刪除外,而政府的網路管控部門和公安的網管部門,則具有更大範圍遮罩相關資訊的能力。

曹永昌說:因為刪帖本身在國內是非常大的一個產業鏈啊,已經做到半透明化了,已經有10多年歷史了。能做到的很多,第一個是政府,第二個是發稿子的媒體,第三,比如說發律師函之類的,而且看那個文章的影響力定價的。幾百到幾萬,甚至到大幾十萬都不等。新聞頻道高一些,社交論壇要便宜一些,博客類的,要便宜一些。然後那個正規來源的新聞,價格又高一些。如果說上了幾千個幾萬個帖子,那只能是政府層面才能遮罩呀。

而資深媒體人劉先生也指出,本身就是因為有輿論管制,才給管控者帶來巨大的尋租空間。而利用這些權力尋租,已是利益鏈條上各種人非常普遍的現象。

劉先生說:太多了,他管制輿論,有刪帖的權力。然後,它管的是民間的輿論,刪帖是利益尋租。

劉先生還指出,步長製藥和輔仁藥業花錢刪帖掩蓋真相,本身就是將患者置於危險的境地,但現在整個醫療行業腐敗已是常態,無論是醫藥主管機構還是輿論監督部門,在利益之下都已淪陷。

劉先生說:中國人為了錢已經沒有任何底線了,他們虛假宣傳、行賄醫生是公開的秘密。你想他每年賣130多億,拿出80億來市場行銷,這是甚麼概念?比方說你是醫生,我請你參加學術研討會,我請你吃好的玩好的,可以送貴重禮品給你,其實,就是行賄啊。

本台記者致電步長製藥,該集團人士在詢問採訪內容後稱,她無法回應任何問題。

步長製藥:我這邊是真的沒有辦法給你講甚麼,不要再問我了,就只能是這個樣子。

另據多位媒體人披露,步長製藥和輔仁藥業的事情,僅僅是整個醫療領域黑幕的冰山一角。對患者毫無保障。

科普作家方舟子周一(4日)在科普平台科學貓頭鷹上發表專欄文章稱,他的研究僅僅做了9個月的臨床試驗,就通過優先審評審批程序批准上市,並且多次隨意根據流行的說法修改療效的做法,審批過程之兒戲足以證明問題的嚴重。他指出,中國藥監局實際上並不具有獨立性、專業性和權威性。所以,對中國藥監局批准的「全球首次上市」藥物都不要信,尤其是這種臨床試驗連一年時間都不到、優先審評審批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