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倒退】民間輿論紛回顧鄧小平 暗示改革開放才是活路

近期,中國官方及傳媒突然刊發紀念中共第二代領導人鄧小平理論的文章。上周六(1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首先發表文章,回顧鄧小平外交政策。相信官方此舉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要開放而不要隔絕」的講話有關。

近年來,向世界以「戰狼」姿態展示的中國外交部,其強硬風格似乎正在轉變。

關注中國政治局勢的北京異議人士季風,本周二(20日)接受本台採訪時指出,他看到網上突然湧現紀念鄧小平的文章。而之前,習近平在國際場合重提鄧小平。

季風說:源頭來自於幾天前,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的講話,這是他這麼多年唯一最溫和的一次講話,在國際舞台上。那一次他重提鄧小平。鄧小平曾經說凡是跟美國交往的都愈來愈富了,凡是跟美國鬧翻的都愈來愈糟了。提出大家要拆牆不能築牆。

官媒新華社上周五(16日)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晚應邀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發表講話。報道稱,習近平強調,我們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要拆牆而不要築牆,要開放而不要隔絕,要融合而不要脫鉤,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次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發表文章,高度讚揚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指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重要論斷」。文章稱,中國要「加強團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並「推動國際局勢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季風認為,中國對美態度正趨向溫和。

季風說:第一次針對美國沒有攻擊性語言,沒提甚麼要鑄新的長城,要全世界和平、要拆牆,不搞對抗。「戰狼」現在都噤聲了,趙立堅說話都溫柔了。

評論 : 「跟美國搞好關係是鄧小平對中國的最大貢獻」

江蘇宜興時事評論人士張建平對本台說,他注意到最近網絡流傳不少有關鄧小平、前總理溫家寶的文章。

張建平說:鄧小平對中國的貢獻就是不再反美,他的跟國際接軌,經濟轉型,跟美國搞好關係等是他對中國的最大貢獻。黨內的一些健康力量還是相當懷念鄧小平時代,包括溫家寶的主張。

北京異議人士查建國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在內政方面,中國大陸當前實行的政策仍然是當年鄧小平確定的政策。

查建國說:就是鄧小平的政策,就是鄧小平「兩個堅持」的政策(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把這「兩個堅持」更系統化了,更全面化。現在的時代當然跟鄧小平時代不太相同,但是基本路線是一脈相承的。

查建國說,在中美關係中,目前中國處於守勢,中國還是希望和美國和平相處,以穩定國內的局勢。

本台發現,近期各路學者突然爆發式發文讚揚鄧小平,指鄧小平的可貴之處就是對內不折騰,對外韜光養晦,死死抓住這幾十年難得的國際環境,果斷地把中國推上一個台階。例如《今日頭條》刊文,回憶鄧小平南巡講話:「不搞改革開放發展經濟,走任何路都是死路」,還有網民轉發鄧小平南巡講話的視頻。

記者:喬龍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