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人權活動家彼得・達林(Peter Dahlin)在香港媒體發文,以自身經歷推斷加拿大被捕公民的關押地點,並發布北京國安秘密監居基地的谷歌圖片,他認為中共的強逼失蹤手段已伸至海外。709案獲釋律師指中共當局這種做法,是恐怖主義手段。(吳亦桐 / 黃樂濤 報道)
曾被中共當局秘密羈押的人權組織「保衛衛士」主任彼得・達林,周三(13日)在「香港自由新聞」發文,指中共當局指定監居系統,已成為中國外交政策中針對外國人的工具。
在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後,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邁克爾・斯帕弗(Michael Spavor)遭中國秘密拘捕,其後澳大利亞公民楊恒均落入中共手中,三人關押的地點都不明。
彼得・達林透過自身經歷,披露目前被中國政府羈押的康明凱,極大可能被關押在位於北京南苑機場附近、北京國家安全局的指定監居專用建築物。
彼得・達林曾被關押該處,他捕捉很多細節,後來透過在谷歌地圖上搜索到這個「秘密監獄」,並以谷歌地圖圖片公開這所監獄。而另一位失蹤者斯帕弗可能關押在丹東地方。
加拿大前駐華大使麥家廉早前曾先後會見兩位加拿大公民,但彼得・達林認為,會見地點絕不會是被秘密羈押的地點;加拿大方面亦從未透露相關會見地點。
根據中國相關法律,被關押者在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內,身處中共當局專門建立的「秘密監獄」,他們都無法會見律師。身穿便衣的國保和國安人員全天候在房間監視,記錄他們每一個動作,包括使用廁所和洗澡時。
曾遭中共當局非法監禁的中國藝術家艾未未,2011年還原被羈押時的全部場景,與彼得・達林所披露的一致。
彼得・達林認為西方國家似乎並未真正理解「指定監居」和監視居住的區別,他指西方政府應該開始了解這套系統,中國的強逼失蹤手段已伸向西方國家。
彼得·達林的同事Michael Kaster認為通過這些報告和文章,可以經常提示西方國家不要忽視中國的人權狀況。他指出,聯合國對強逼失蹤有制約機制,但很難讓強權國家承擔責任。
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者馮崇義對本台透露,楊恒均案毫無進展後沉寂下來,他認為西方國家應該對中共從國內擴展至海外的強逼失蹤行為,作出強烈反應。
馮崇義說:它原來監視居住都是對中國的政治犯,最近加拿大、澳大利亞這些事情就把它擴大到外國人也採取這種方式了。中國為了政治利益、商業利益可以抓人質,民主國家應該很清楚的,絕對不允許中國這樣,這個先例確立起來之後,它就會不斷使用這種方式,應該引起國際社會非常強烈的反應。
709案獲釋律師謝燕益作為指定監居系統的親歷者,在接受本台訪問時,痛斥中共當局指定監居手段,不斷突破人權底線。
謝燕益說:這套手段愈來愈越普遍,沒有所謂地域、國籍的限制了,這種作法是種恐怖主義行為,極權可以無視任何底線。關乎到每個國家、每個世界公民的人身安危。國際社會缺乏共同的協調機制,這需要整個國際社會反思。
「保衛衛士」2017年發布《失蹤人民共和國》一書,詳細披露中國多個被秘密羈押、酷刑審訊的案例。彼得・達林為編者之一。他曾於2016年1月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遭國保秘捕,並在酷刑逼迫下「電視認罪」。他被羈押23天後獲釋,其後驅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