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衛健委通告:廿日內2.48億確診 官方專家和民間研究者:接近實況

0:00 / 0:00

網上瘋傳據稱是國家衛健委內部文件,披露本月1日至20日感染新冠病毒人數達2.48億,佔總人口17.65%;另披露,國內已出現十多種Omicron變異株。官方專家和民間研究者均指數字「相當接近實況」。

中國政府承認的少了個「萬」字

據中國內地社交媒體於周四(22日)流傳的「2022年12月21日國家衛健委會議紀要」(下稱:「紀要」),披露12月1日至20日累計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已達2.48億,佔總人口17.65%。單在12月20日,新增感染人數就達到3,700萬人,數字比中國政府承認的每日約3,000多人,少了個「萬」字,相差甚遠。

中國官方未有就這份內部文件作出否認,不過內地媒體《新浪財經》已將原本刊登有關文件的文章刪除。英國健康數據公司Airfinity早前發表研究估計,中國每天感染人數超過 100萬,每日更有逾5,000人死於COVID-19。

共發現 12 Omicron 變異株 包括 BA.5.2 BF.7 BM.7

另外,「紀要」亦提到,12月1日以來,中國19個省區累計報告1,100宗感染者基因組,有效序列共發現12種Omicron變異株,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BA.5.2、BF.7和BM.7。其中,北京、黑龍江、貴州和新疆的BF.7比重高,其他省區都是BA.5.2比重高。目前尚未發現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具有明顯變化的新變異株。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早前已確認

翻查資料,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長許文波早於上周一(12日)接受央視等官媒訪問時已表示,中國已流行Omicron變異株BA.5.2和BF.7。

許文波說:我國現階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奧密克戎變異株BA.5的亞分支BA.5.2和BF.7為主;其中BA.5.2在我國31個省流行;BF.7在我國24個省流行。北京流行的變異株以BF.7為主,廣州流行的變異株以BA.5.2為主。

至到本周二(20日),許文波再於中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再進一步稱,另有BQ.1和XBB傳入中國。

許文波說:過去3個月以來已經監測到BF.7、BQ.1、XBB傳入我國,一共有130多個奧密克戎的亞分支輸入我國,同時這50個亞分支引起關聯的本土病例或者爆發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個省49例病例中檢出BQ.1及其亞分支,在3個省11個病例中檢出XBB亞分支。

許文波補充,整個BQ.1和XBB在暫未成主流,但其傳播優勢會逐漸增加,暫未見在國內外增加重症和死亡情況。而目前仍以BA.5.2、BF.7為主,兩者以及其他50多個輸入的亞分支,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循環。

許文波上述說法,亦被中國人民政府和北京、山東和江西等地方政府官網引用。不過,至於BM.7是否已在中國內地傳播,就未見有資料。

民間研究者稱與「紀要」的數字「很接近」

另「紀要」亦顯示,中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北京、四川疫情佔首兩位,累計感染率均已超過50%;介於20%至50%者依序為天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甘肅和河北。又估算20日單日新增感染人數為3699.64萬人,佔總人口的2.62%,按省區排名,當日新增感染率(感染人數除以總人口)前5名依序是四川、安徽、湖北、上海和湖南。若按城市(含直轄市)排名,前4名依序是成都、蘭州、合肥和上海。

中國內地「知乎」的網紅研究員「chenqin」發表的「各城市首輪感染高峰期預測」(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0989182 ),追蹤和分析過去1個月各城市的疫情高峰數據和累計感染比例,獲逾萬人關注。文章在周四(22日)更新時提及「紀要」,稱自己的研究與「紀要」的數字「很接近」。

當中指,累計感染率城市排名前幾名「和我們估計的結果也比較接近」,但個別地區有差異,「在這前7名中,在我們的排序中靠前的重慶、河北,在這份文件中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四川、安徽」。另指,「紀要」提及的「北京和四川的累計感染率都已經超過50%」,研究者相信實情是如此,但「出於尊重數據,保證算法統一的慣例」,研究者公布的比例為4成幾。

惟有關內容發布一日後,就顯示「部分內容已删除」,但數據上未有改變。

外界質疑北京當局隱瞞新冠疫情數據

而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公布,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全國累計(不含港澳台)393,067人確診(但不含無症狀感染),另5,241死亡。疫情重災區主要是北京、上海和廣東等地。

不過,外界質疑,北京當局隱瞞新冠疫情數據。世衛(WHO)最近已點名中國要交出實況資料。事實上,在北京當局今月7日放寬防疫後,世衛已連續2星期未收到中國提供的染疫住院數據。

記者:李若如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