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信辦在周四(21日)宣布對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公司——滴滴全球(Didi Global)處以80.26億元巨額罰款,理由是違反《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學者諷以大數據全面監控公民的中共當局「只需州官放火」。業內人士披露滴滴受罰涉及國務院與習近平的權鬥,又說滴滴早年公布國家部委在平台上的數據,觸怒當局。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指控滴滴全球從2015年6月起違反《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和《個人信息保護法》,性質非常惡劣,宣布對其處以80.26億巨額罰款,對該公司創辦人兼CEO程維、總裁柳青各罰款100萬元。
網信辦羅列了滴滴公司的16宗罪。包括違法或過度收集用戶手機相冊、人臉識別、社會關係、乘客打車地址等個人信息,也包括司機的身份證和學歷等信息等;甚至對乘客出行意圖、常駐信息做大數據採集。

公布還特別強調:滴滴公司存在「嚴重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以及拒不履行監管部門的明確要求,陽奉陰違、惡意逃避監管等其他違法違規問題。給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和數據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風險隱患。但具體內容因涉及國家安全不予公開。
旅美法學學者、紐約城市大學享特學院兼任教授滕彪在接受本台採訪時指,對公民個人隱私侵犯無處不在的中共以「侵犯個人信息」為由處罰滴滴相當諷刺;頒布處罰令的網信辦本身就相當於中國政權的「網絡東廠」。
滕彪說:中國政府處理滴滴公司是諷刺的事情!中國政府完全不尊重公民的隱私權利,無所不在的監控民眾。作為一個公司和作為一個政府對民眾隱私權利的侵犯的性質和後果是完全不同的,就可以看出中國政府這種雙重標准;網信辦被賦予非常大的權力,具有「網絡東廠」這樣一個職能。如果中央網信辦作出一個甚麼樣的決定,幾乎不可能有法院來推翻這樣的決定。
滕彪也指,很多中國民營企業被迫依傍權力賺錢,但也隨時會被以各種理由當成韭菜收割。
滕彪說:滴滴也是要依附權力才做得這麼大,也是依附公權力把Uber趕走。但是呢,在面臨中國共產黨專制權力的時候,它也會成為割韭菜的對象。
坊間有傳言指,滴滴此番遭受巨額罰款,背後涉及中共權力之爭。
去年6月30日,「滴滴全球」在美國上市,首輪成功募資44億美元,但也很快中共指疑向美國洩露用戶及交通信息數據等,網信辦以違法收集個人信息為由下架滴滴網約車App,並禁止新用戶注冊。這此重創下,滴滴股價大跌,至今年6月,滴滴黯然從紐交所退市。但就在同一個月,香港《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信息源披露,滴滴整改已近尾聲,其App將重新上架,待滴滴正常運營後,會尋找在另一間證券交易所上市。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本台透露,國務院主管的工信部早前已同意滴滴App重新上架,但最後習近平主管的網信辦在這場主管權力之爭中獲勝。
這名業內人士也指出,異軍突起的滴滴厄運連連,其中一個主因是其沒有權貴高層作為後台,同時其業務又觸碰了權貴集團的利益乃至私隱數據。
他指滴滴旗下媒體研究院曾根據中國各大部委的使用數據,於2015年發布報告,令公眾可以一窺包括公安部、國土資源部、工信部、外交部在內的工作動態,此舉觸怒了很多官員。

因支持「八九學運」流亡法國的四通公司創始人萬潤南向本台表示,該案例充分印證民營企業在中國特別是習近平治下舉步維艱。
萬潤南說: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中共這幾年不是一直在做嗎?所有的民營企業,像馬雲、馬化騰他們現在都夾著尾巴。現在開倒車的總設計師往回走的路啊,誰也剎不住了。
對於當局的處罰,滴滴在其官網發出聲明,表示「誠懇接受,堅決服從,並全面深入自查,認真完成整改」。有傳言政府將這個處罰決定後,放寬此前對滴滴新用戶的注冊限制。
滴滴公司成立於2013年1月,創辦人為程維。中國互聯網巨頭聯想集團創辦人柳傳志的女兒柳青後來加入滴滴,令該公司名噪一時。
滴滴中國境內業務主要包括網約車、順風車、兩輪車、造車等,共推出41款App。每年在中國有3.77億活躍用戶,並在其他16個國家提供服務。
記者:吳亦桐/程文 責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