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接替秦剛或將重啟「戰狼外交」 分析:美中關係面臨新挑戰

0:00 / 0:00

中國官方在沒有公開任何理由的情況下,突然免去外交部部長秦剛的職務,其出任部長僅7個月,當選國務委員才3個多月。中國外交部網站已經撤下秦剛的所有資料。學者分析,王毅再次出任中國外長,表明中國重啟「戰狼外交」,意味著美中關係將面臨新的挑戰。

中國全國人大周二(25日)宣布免去外交部長秦剛職務後,中國外交部的官網立即抹去秦剛的所有資訊,包括他的講話、出席公開活動等。本周四(27日),本台記者再次登陸中國外交部網站搜索,秦剛的名字已經消失,「外交部長」一欄中的「部長致辭」等6個選項,繼續顯示「信息更新中……」,在「歷任外交部長」一欄,從周恩來直至王毅,唯獨少了秦剛。

本台記者在百度搜索發現,中國媒體對秦剛此前外事活動的報道未被撤下。

中國外交部網站「外交部長」一欄內有個選項,本周四(27日)仍然處於「信息更新狀態」。(網站截圖)
中國外交部網站「外交部長」一欄內有個選項,本周四(27日)仍然處於「信息更新狀態」。(網站截圖)

分析:秦剛仍被保留「國務委員」身分 政治上沒犯錯

對於中國全國人大此次宣布免去外交部部長秦剛職務,而未免去「黨和國家領導人」級別的「國務委員」。對此,熟悉中國官場的北京資深媒體人賀強周四接受本台採訪時說,情況相當古怪。

賀強說:我也挺奇怪的,但是真正原因肯定不是大家說的那些原因,首先(秦剛)不可能是因政治原因;第二,不可能是腐敗的原因,肯定還有一些內情。因為正常情況下,不可能出現這種局面。

秦剛與美民主共和兩黨議員對話 冀縮小分歧

資深時事評論人士蔡慎坤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外界對秦剛事件有著各種解讀,但都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秦剛在政治或情色方面出了問題,這源於官方不透明的人事操作。

他說: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都不應該出現這種狀況。儘管免去了秦剛外交部部長,但是很蹊蹺的還保留了國務委員,又讓王毅回到外交部,總體上現在外交部,戰狼外交又佔了上風。而秦剛在外界看來,是相對溫和的一個人,他並不主張跟美國全面切斷關係。

長期關注中美關係的蔡慎坤說,秦剛在中美關係最差之際出任駐美大使,並與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議員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中國的看法,並說服高層調整對美策略,不然高層不會在今年3月兩會期間,讓秦剛出任國務委員。蔡慎坤批評「戰狼外交」策略讓中國陷於非常被動的國際關係中。

他說:戰狼贏了,對這個國家或者是黨來說,那肯定是輸了,不是一件好事。

中國外交部網站「歷任外交部長」沒有秦剛。(網站截圖)
中國外交部網站「歷任外交部長」沒有秦剛。(網站截圖)

分析:王毅任外交部長 將延續強硬外交政策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退休教授彭先生接受本台採訪時說,目前看來,以王毅為首的中國「戰狼外交」策略將被重啟。

彭先生說:王毅重掌外交部,馬朝旭的抬升,關於戰狼的外交路線,明顯是戰狼外交又佔了上風。秦剛自從駐美大使回京以後的表現,我給他總結兩個字,一個是穩,一個是溫。他的中美路線第一是要穩,第二是要溫和一點。但現在看來一尊那邊游移不定,似乎被別人架著走,這是很恐怖的一件事情,他沒有外交頭腦。

彭先生說,秦剛上任後有意改變「戰狼外交」形象,而且獲得最高領導人的認同。

他說:我們的外交這十年沒有任何可總結出成功的地方,就是像狼一樣吼幾嗓子,關鍵問題在兩個月前,聯合國關於俄羅斯的問題,中國第一次投了贊成票,確立俄羅斯是「侵略」(烏克蘭),這個決議我們國內輕描淡寫了一下,但在國外,對中國的外交和政治地位提高了幾個檔次。這個功勞是秦剛的,你抹都抹不掉。

4月26日,亦即秦剛消失在公眾視野兩個月前,聯合國就加強與歐洲委員會合作的議案進行表決,其中文字包括「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後,歐洲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等內容。而中國在議案全案表決時投下「贊成票」,令外界猜測中國對俄侵烏的態度是否有所改變。

分析:各派係正調整對外政策 致秦剛被免職

紐約城市大學政治系教授夏明在本台《亞洲很想聊》節目中表示,習近平試圖通過秦剛緩和中美關係,但由於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白宮對華作出讓步的空間有限,這讓秦剛難以發揮斡旋作用。

他說:經過3年疫情,中國想打開外交僵局,而這個時候秦剛缺席,確實是反映出如果不是重大危機,他不會輕易在這個時候作出人事變更。在這其中傳出各種八卦消息,但是中共這類信息的流出都有它的拿捏,往往不是空穴來風。

夏明說,秦剛消失後,中方曾指「秦剛因健康原因,不出席在印尼舉行的外長會議」,但現在看來顯然不是健康原因。他認為,秦剛被免職的主要原因,是各派係正在調整對外政策:「究竟要怎麼樣調整對外政策,尤其是對西方政策,那麼『重中之重』是對美政策。」

夏明認為,中國高層對外政策的調整,可能引發了這次黨內各派爭奪政治話語權,最終發生秦剛被免職事件。

記者:古亭/淳音 責編:李世民 網編:李榮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