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周四(20日)將中共過去十年連續拿下台灣9個邦交國,當作外交鬥爭成果炫耀,更宣稱:「敢於鬥爭是中國外交的精神品格。」台灣陸委會批評,凸顯中共蠻橫粗暴本質。學者分析,中共為形成反台獨效應,以金錢攻勢或外交壓力拿下這些邦交國。不過邦交國不是愈多愈好,台灣已不再走金錢外交,而是透過不同交流與國際社會打交道。
中共過去十年拿下台灣9個邦交國 稱:敢於鬥爭是中國外交的精神品格
中共二十大新聞中心周四(20日)上午舉辦記者招待會,中共外交部黨委委員、副部長馬朝旭,大談過去十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的「新時代」下,中共展開「堅定有力的鬥爭」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在外部打壓干涉下仍從台灣當局手上奪得9個邦交國,使中國的建交國總數從172個增加到181個。
馬朝旭說:面對外部遏制打壓和無理干涉,我們開展了針鋒相對、堅定有力的鬥爭,連續拿下台灣當局9個所謂的邦交國。
馬朝旭更宣稱:「敢於鬥爭是中國外交的精神品格。」
學者:中共的強勢姿態只會做成反效果
在北京的「一中原則」下,任何國家與台建交就會被認為是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或認同台灣是獨立的國家,等同於否定北京的地位。台灣原本為數不多的邦交國中,絕大部分是中南美或太平洋群島的小國,但近年陸續有這些國家拜倒在中共金錢利益下。
對於這種情況在兩岸及國際形勢上會造成甚麼影響,台北海洋科大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吳建忠周四對本台指,一方面,中共這種操之在我的態度,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只會在台灣人民心中造成反效果,難談習近平所謂的「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另一方面,部分投共的邦交國,例如所羅門群島,在地緣戰略上佔重要位置。
吳建忠說:中共這個金錢攻勢或者是在外交的壓力上面來講,這些太平洋國家,或者是例如中南美的這些國家,過去中共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去進行滲透和利誘,在這個過程裡面的確是來到了包括美國的後院。因為我們知道中南美洲基本上經歷過美國當年的古巴飛彈危機之後,被視為是他的一個安全上面的後園,如果連後園都被拿走的時候,那美國是不是會相當不安全的一個情況。
邦交國不是愈多愈好 台灣不再走金錢外交 透過不同交流與國際打交道
不過,吳建忠認為,邦交國並非越多越好。他舉例,當初烏克蘭跟中國及俄羅斯都有建交,俄羅斯還是攻擊烏克蘭。在國際之間交朋友,能否享有共同價值、創造兩國人民有更好的生活方式,都是考察兩國關係的標準。
吳建忠說:所以我覺得包括這幾年下來,台灣不再走這種所謂的金錢外交的方式,也就是說我們透過各種不同的包括像民間交流,國會的外交也好,其實都已經在國際之間開花跟茁壯。這兩年我們有看到很多的這些不同國家國會參訪團到台灣進行訪問,這可以說明除了行政部門的外交方式之外,其實立法部門的部份或者是民間交流的部份,台灣的邦交是非常多元。
他也提及,目前中共最想拔掉的台灣邦交國就是教延,雖然兩國當中已有不同的交往,不過教延還沒下定決心與台灣斷交,畢竟會影響中國大陸信徒的權益。此外,中共再想拔掉台灣邦交國也非常有限,因為包括美國也會介入干預。
學者:中共為造成反台獨效應
龍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賴榮偉周四向本台分析,中國也知道台灣跟這幾個小邦交國之間的利益不是很大,但還要奪取,主要是想要做到反台獨的效果。
賴榮偉說:他想要克住台灣的內部的這些台獨聲音的高漲,第二個就是說對台灣這個國家層次的影響來說,它是希望說讓整個國際社會知道你不能幫助台灣,任何有讓他們助長台獨的聲音。當然連帶的也會影響台灣在整個國際生活上的空間及政治影響力。
陸委會:中共誇耀「外交鬥爭成果」只是凸顯蠻橫粗暴本質
對於中方誇耀過去十年奪得九個台灣邦交國,陸委會向本台回應指,「中共長期利誘強奪我邦交國、打壓台灣國際空間、破壞台海和平與規則秩序,更企圖傷害台灣人民權益,國際社會已高度警戒疑慮。其誇耀宣傳那些不負責任的『外交鬥爭成果』,只是凸顯其蠻橫粗暴本質,完全無法贏得外界信服,對兩岸關係更毫無助益。」陸委會續指,「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兩岸互不隸屬是客觀現狀與事實」。面對北京當局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及脅迫施壓,台灣會「持續提升自我安全防衛能力,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及民主自由」。
自尼加拉瓜去年12月宣布與中華民國斷絕外交關係,目前台灣的友邦數量只剩 14國。中國所指「拿下」的9個前台灣邦交國家,分別為甘比亞、聖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馬、多明尼加、布吉納法索、薩爾瓦多、所羅門群島、吉里巴斯、尼加拉瓜。
記者:淳音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