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武官」抬頭 歷史罕見

0:00 / 0:00

中國國務院周五(25日)批准港府高層人事異動,對「反送中」運動採取強硬立場的保安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首次由「武官」(李家超為警察出身)統領全港18萬公務員。在這一輪人事調動之中,李家超並不是唯一受到重用的警察。警務處長鄧炳強升任為保安局局長,警務處長一職則由副處長蕭澤頤接任。「文官」(政務官職系)出身的原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就此退休。在中國歷史上,這種「重武輕文」的情況可謂絕無僅有。(方德豪 報道)

古代承平時期,因文官有正常升遷管道,較易受人尊重,如唐朝武后時期,就出現文官不願意轉任武職現象。由於宋太祖趙匡胤通過兵變奪權建立了宋朝,且當時五代十國時期軍事政變奪權稱帝的現象相當普遍,所以對武將非常不放心,終宋一代的皇帝均壓抑武將,甚至讓文人掌軍。明清兩朝,重文輕武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清代從一品武官提督其權勢難悍從二品文官巡撫,遑論更低階武官。

在中國歷史上,由武官出任宰相,大概只有唐代晚期,當時許多軍人節度使獲得宰相的頭銜,是為使相,但他們並無實權。

在當代台灣,軍事強人倒是有過出任行政院長的紀錄。1990年至1993年,台灣總統李登輝就曾起用前參謀總長郝柏村出任行政院長。2000年,民主進步黨首度取得政權,總統陳水扁亦起用中國國民黨的前國防部部長唐飛帶領內閣,不過唐飛內閣僅維持了短暫地四個半月即告終。

不過,香港和台灣的情況其實十分不同。中共政權牢牢控制了香港警隊,加上他們還有解放軍駐港部隊,所以重用警察也不會擔心出現「軍人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