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縣城周四零晨起再次封城

北川抗震救災指揮部官員指﹐封城為保持原貌興建博物館及處理防疫工作。有北川居民表示﹐縣城仍有很多屍體未挖出﹐加上天氣炎熱﹐怕有傳染病發生。有四川防疫專家指﹐屍體過多的廢墟是傳染病的滋生地。(海藍報道)

0:00 / 0:00

周四(二十六日)零晨起﹐四川當局再次宣布重災區北川實施戒嚴封城措施。5.12汶川大地震後﹐北川曾經一度需要封城處理救災工作。數日前﹐當局曾淮許北川居民回縣城取物件。

北川縣抗震救災指揮部一名官員表示﹐縣城從周四起封閉﹐主要為了保持地震原貌興建博物館﹐另外是防疫工作未完成﹐但具體防疫工作不便透露。該名官員又說﹐封城後﹐所有人士包括持有通行證的人都不能進入縣城﹐武警及執勤人員也只能在關卡路口﹐防疫人員按照工作安排﹐至於具體封城措施由北川縣公安局安保組負責。

他說:縣城是封城了﹐從昨天開始﹐它是為了保證地震之後保持原貌﹐不受破壞﹐以後要建地震博物館﹐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其他原因。擂鼓鎮本來可以進入縣城﹐現在也不能進去﹐具體要封城封多久﹐還不清楚﹐現在有通行證也不能進入﹐所有人都不可進入。

綿陽抗震救災指揮部一名梁姓官員表示﹐他們周三(二十五日)接到北川封城消息﹐連續數日來﹐當局容許北川居民返回縣城取物件﹐但現時考慮到防疫工作的困難及人的生命安全﹐如要替居民及來往車輛消毒﹐所以再次封城。

該名官員又表示﹐目前北川縣城並未有傳染病﹐封城與這個無關。現在任何人進入縣城﹐當局會嚴懲。她說:我們從二十五日收到消息﹐一系列工作有防疫﹐還有其他工作。最開始的時候是允許的﹐但後來考慮到消毒及其他原因又不能進去﹐反正防疫工作長期開展下去﹐不管天氣熱不熱﹐還考慮到人的生命安全。

北川一名姓李的老師表示﹐她在周四接獲封城的消息﹐前兩天居民可以返回縣城取物件﹐很多人曾回去﹐由於災區傳出嚴重屍臭味﹐而且還有很多屍體埋在廢墟下﹐有不少災民指﹐當局可能怕發生傳染病﹐所以封城。她說:前兩天可以回去﹐但車不能下去﹐肯定有些不方便﹐因為回去比較危險﹐萬一有什麼傳染病之類的﹐這兩天天氣特別熱﹐裡面一片廢墟﹐而且有很多未挖出來的屍體﹐還是怕有什麼。

北川擂鼓鎮一名電工賈先生表示﹐地震後﹐從擂鼓鎮可以去北川縣城﹐但周四

他收到有關北川封城的消息﹐據他所知﹐有人到縣城廢墟偷財物﹐所以當局禁止任何人進城。另外﹐擂鼓鎮的防疫工作一直進行﹐他們出入仍然要消毒;他估計北川封城可能與當局進行防疫工作有關。

都江堰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傅小魯認為﹐若北川縣城有很多屍體仍埋在瓦礫﹐可能會變成傳染病滋生地﹐但目前未證實該處有傳染病。他說:它封掉是整個縣城受破壞﹐我估計它是便於清理被破壞的縣城﹐如果說有肯多屍體在裡面沒有挖出來﹐然後腐爛變質﹐肯定它是細菌滋生的場所﹐因為它有很多污染培養地﹐肯定有這個問題。

據新華社周五報導﹐綿陽巿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證實﹐為保護廣大群眾的人身安全﹐確保災後防疫工作進行順利﹐二十六日零時北川縣再次實行封閉管制﹐此次封城將持續一段較長時間。此次封城後﹐進入縣城的防疫、安全執勤和工程搶險等車輛和工作人員﹐必須按規定時間、規定路線持證通行﹐並要接受公安民警檢查和衛生部門的消毒處理﹐而無證者一律依法處理。

據了解﹐北川縣城外已設了五至六處關卡﹐由武警負責把守。距離縣城較遠的景家山路口和涼風埡分別設立關卡﹐並貼出《對北川縣城進行特殊管制的公告》。

北川縣城曾在五月下旬封城﹐當地居民一直被安置到別的地方﹐直至本星期初﹐居民獲淮回去取物件﹐直至周三(二十五日)解封最後一日﹐通往北川道路車輛太多﹐一度堵塞﹐綿陽巿委宣傳部周四零晨宣布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