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力捧个体经济 民企「受宠」可持续多久?
占中国经营主体数量7成的个体和民营企业,近期受到官方「力捧」。天津市近期成立了首个「区级扶持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协助民企走出困境。《经济日报》不久前发表评论文章,指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个体户。评论认为,官方重提保护民企说明中国经济出现大衰退,亦证明国有企业想做大的计划失败。

甘肃有部分银行 限制民企调动资金
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管控,大部分公司成立了中共党支部,企业营运出现困难,当局的监管措施再次引发外界对「国进民退」发展趋势的讨论。甘肃一民企负责人宋先生周二(2日)告诉本台,疫情防控3年,许多个体户停业,就连银行提存都受到限制。
宋先生说:我们这个地方,现在你把美金存到银行被锁死了,拿不出来。你把美金换成人民币也提不出来。问他们甚么原因,回答说是外汇管理局的规定。他也不多作解释。
政策速变:从「国进民退」到立规保护民企
然而,近来中国民营企业似乎再次受到官方扶持。《天津日报》上周报道,该市滨海新区建立全市首个「区级扶持民营经济(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制度。报道称,企业在向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求助时,当即被纳入「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帮扶对象,滨海新区市场监管局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对多个事项合并办理并容缺受理。报道指,该「联席会议」制度,成员还包括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等12个单位,以推动国家和该市的相关政策措施,真正能为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所用。
资深评论人士马聚周二(2日)对本台说,今年初以来,官方重提保护民企说明中国经济出现大衰退,亦说明国有企业想做大的计划失败。马聚说,中共执政以来一次又一次打压私营经济,但在此环境下生活的人很容易忘记过去,相信今次又会继续有人上当。
马聚说:在这几十年里,可以说翻来覆去,折腾来折腾去,这样的路走了无数次,实际上每一次走回头路的时候,都是在否定自己的主张。犯再多的错误,他们都能把老百姓继续忽悠住。有人跟我讲,可能这一次他们难以再忽悠私营经济了,实际不是,他们还是能够忽悠很多的人。
不过马聚警告说,这一次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不能像八、九十年代那样东山再起,因为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马聚说:但是这次飞蛾没有一个可以变成凤凰,再也没有过去那样的机会,这是一个现实。今天又大吹特吹民企,在如此之高的失业率,以及没有办法解决社会难题和财税收入,我觉得现在的忽悠方式很难成功。
中国个体工商户已达1.15亿户
由中共中宣部主办和管理的《经济日报》,两周前发表评论文章,题目是「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个体户」写道,前不久,江苏南京发出了该省第1000万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江苏也由此成为全国首个个体工商户突破千万户的省份。文章回顾,40多年前,个体工商户在改革开放中应运而生,又随著深化改革而持续发展。如今,个体工商户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参与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章又写道,截至目前,中国个体工商户已达1.15亿户,占全部经营主体数量的三分之二。多年来,他们靠勤劳发家致富,在改善民生的同时也繁荣了经济,带动了近3亿人就业,成为抵御经济下行风险、增强经济韧性和回旋馀地的有力支撑。数以亿计的个体工商户发挥著就业「蓄水池」、社会稳定器、共同富裕生力军的重要作用等。
记者:古亭/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