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三季經濟增長 創廿七年來最低

0:00 / 0:00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8日)公布經濟數據,大陸上季經濟增長6%,是27年以來最低。有經濟分析師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過了高速增長的高峰期,加上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預料中國的經濟增長未來會進一步創新低。(黃樂濤 報道)

中國國新辦周五(18日)舉行經濟發布會,國家統計局表示,今年大陸第三季經濟增長,創1992年有紀錄以來最低,增長6%,較第二季進一步放緩0.2個百分點。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國內未來的經濟仍然存在下行風險壓力。

毛盛勇說︰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央及時出台了一系列逆周期調節的政策,較好的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

他又指,雖然國內外經濟環境複雜,國內經濟增速減慢,但今年首三季,經濟按年增長6.2%,表示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

毛盛勇: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但這個速度在全球主要經濟體裡還是名列前茅,我們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是百分之6.2,比上半年小幅放緩0.1個百分點,這個速度跟自己過去比是中高速,但是放在全球來看,它事實上是個高增長。儘管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但是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仍然保持在合理區間。

香港中信銀行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對本台表示,中國近年來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經濟自然不好,加上國內的經濟高速增長的高峰期已過,所以往後的經濟亦難以有突破的發展,估計日後經濟增長會繼續放緩。

廖群說︰(經濟數據未如理想)那麼這個原因的話,應該主要是中美貿易戰,因為第三季度的話8月初美國又變臉,(貿易戰)又升級了,10月份那個好轉,但是大部分時間還是中美貿易戰升級的狀態,這樣的話,打擊中國的出口,影響到這個投資信心、消費信心,也影響到國內的需求,是這樣的因素。92年來新低這個(經濟增長創新低),因為中國經濟肯定過了高速增長階段,以後的話肯定是逐步減緩的,所以說以後就不斷會有新低。

對於第四季經濟會否繼續放緩,統計局表示,雖然一些先行指標及國際機構的預測都不太樂觀,但認為國內仍有較多的有利因素。統計局數據顯示,九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有所加快,汽車生產及銷售近兩個月跌幅都有收窄趨勢,因此有信心第四季經濟仍能保持平穩增長。統計局又表示,面對國內外經濟嚴峻複雜的情況,當局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

另外,除了中國經濟發展比較差外,香港經濟亦逐漸轉差。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在電台節目上表示,預期本港經濟增長會由3%降至零,經濟是十多年來最差,情況預計會持續至明年上半年。

邱騰華說:這個形勢確實今年是近十多年以來最差的局面,簡單來說以往大家都知,內憂外患,對外經貿環境,受到中美貿易戰相當大的影響,內憂當然大家明白,近期香港情況令到經濟雪上加霜。兩方面原因,其實是對香港經濟比較嚴重負面的影響,可能下半年,以至明年上半年的時候,要過一些緊日子,以及比較差的經濟情況。

不過,邱騰華亦表示,香港經濟支柱仍然穩固,相信這方面的優勢長遠存在,而政府亦會繼續推出措施扶助中小企,開拓更多市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