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教育要體現黨和國家意志 「習思想」、黨史等進入教材

0:00 / 0:00

中國教育部即將印發涵蓋中、小學課程的教材指南,內容將注入國防教育,強調要體現黨和國家意志;並將編撰大學課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規劃》。學者認為習近平透過洗腦教育,鞏固民眾對黨忠誠及應對危機。

中國教育部周二(24日)召開 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課程教材情況。發布會強調中、小學課程教材將以培養學生家國情懷、國防參與為主要目標。

中國教育部於8月24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新學期裡「習思想」、「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國家安全」等主題將進入課程教材。(中國教育部官網圖片)
中國教育部於8月24日召開發布會,宣布新學期裡「習思想」、「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國家安全」等主題將進入課程教材。(中國教育部官網圖片)

田慧生 : 教育首先在於「培根鑄魂」

主持新聞發布會的中國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還援引習近平講話稱,加強重大主題教育首先在於「培根鑄魂」,培「根」既是打好中國底色,鑄「魂」就是要植入紅色基因,使學生做到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選材方面,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基本遵循。

學者 : 重走毛澤東老路激發民族情緒鞏固政權

台灣學者、華人民主書院理事長曾建元向本台表示,雖然中共建政後一直強化意識形態教育,但胡溫和江澤民時代,教育還保留了部分與普世價值對接的內容;而習近平執政後,因為與世界主流價值逆行而遭世界撻伐,所以面臨嚴重的外部挑戰,他試圖重走毛澤東老路,透過奴化和洗腦教育激發民族情緒,以度過政治危機。

曾建元說:在習近平時代,中外關係在比較緊張對峙的情況之下,習近平回到毛澤東時代,敵視西方的色彩濃厚,民族主義在習近平時代被大量的召喚,在意識形態的領域進行黨化政治教育、樹立黨國統戰的鞏固、凝聚人們對黨國的忠誠,是習近平面對外在挑戰的時候,非常需要完成的內在的準備。

曾建元也指,中共發動內部民族情緒的重災區就是學校教育,學生在接受這種教育後將與世界主流文明越來越遠。

曾建元說:比較可憐的應該就是中國大陸的學生,他要記這麼多枯燥、沒有生命力的、沒有人性的這些中共思想、政治術語,這些觀念如果深植他的心中,會讓他走出中國就像怪物、就像外星人。

網民: 「習思想」進入校園乃文革2.0

曾在社交媒體上嘲諷習近平的網民「牆國蛙蛤蛤」指出,「習近平思想」進入校園是文革2.0版本的另一里程碑,而這種教育環境只有朝鮮可以比肩。

「牆國蛙蛤蛤」說:我們都知道在老版文革里,萬事離不開「毛主席語錄」,而在習近平新時代,習思想也要對課程滲透得無孔不入。在習近平思想的耳濡目染下,中國的下一代或許都能成為像「偉大的習主席」一樣讀萬卷書單不換氣,扛200斤麥子走十里山路不換肩。有這麼一個全世界僅朝鮮可以勉強比美的教育環境,中國家長們可以加油生個三四五胎,助力習主席實現他的中國夢了!

習近平多次就教育做出指示,要求學生從小聽黨話跟黨走。(中國教育部官網圖片)
習近平多次就教育做出指示,要求學生從小聽黨話跟黨走。(中國教育部官網圖片)

教育部已印發「習近平思想教材指南」

據新聞發布會介紹,近期 中國教育部已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重點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核心要義、理論與實踐貢獻、方法論、理論品格、歷史地位5個方面對進課程教材進行融入。

除此之外,教育部還印發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等指導性文件。

在《革命傳統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中,申明將中小學的政治課、語文課、歷史課納入革命傳統和黨史教育內容。主要載體為中國革命領袖、革命英雄的英雄事跡,革命人物的名言名句、重要論述等。

在《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中,主打「國家安全教育」,包括政治、國土、軍事等12個領域安全及太空等4個不斷拓展的新型領域安全,強調中國面臨的威脅與挑戰。

本月初,上海推出秋季新課程計劃,將「習近平思想」引入中小學課堂,並將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融入中小學教育,同時取消小學英語考試,新舉措引發公眾爭議,有時評人認為這也是習近平閉關鎖國的前奏。本台曾致電中國教育部,對方稱這是全國統一部署。

記者:吳亦桐 / 程文 責編: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