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日前發布高考生需要通過政治審查的消息後,在教育界及坊間引爆輿情。有被政審經歷的人士痛批官方開倒車,並危及學生的入學權利,輿論壓力下,向媒體提供消息的重慶教育考試院,緊急澄清是記者誤解政策。(黃小山 / 程文報道)
《重慶日報》周二(6日)引述重慶市教育考試院的消息報道,明年(2019)高考從本月7日開始報名,其中政治審查是高考錄取的必需過程,如政審不合格,將不能獲得高校錄取。報道還稱,政審不合格,將包括反對四項基本原則、道德品質惡劣,以及曾有違法行為。此外,報考軍警、公安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院校,由公安部門和院校對考生進行複審。
有關報道被傳播到社交媒體後,立即引發了廣泛關注。多名學者和法律界人士指出,這是自1978年後,40年來重提考生要接受政治審查。而當年的政審,曾導致很多「黑五類」子弟直接被剝奪上學的權利。
曾經歷1977年高考的教師張先生稱,當年他和同學就曾遭受政審,並導致很多比他優秀的同學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後來政審逐漸取消,他才可以上大學。他認為,政審這個40年不用的辭彙重新出現,有再度實行「政治掛帥」的意味。這完全屬於開歷史的倒車。
張老師說︰1978年部分取消了,1979年肯定全面落實了,我都是親歷者。78年到現在40年嘛。一個久違的辭彙又回到社會生活中間來了,大概是表示對這方面看重了。開倒車,沒辦法。
商界人士文麗也指出,參加高考的大多都是高中生,根本沒有進行政治審查的必要,如果官方強調要對他們政審,則更多的是針對他們的家庭。這種現象讓人不安。
另據本台記者發現,《重慶日報》的報導出自重慶教育考試院的消息,而國家教育部官網也在早一天(5日)前,發出了考生必須先通過政審的消息。
本台記者向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查詢,發言人回應稱,他們並沒有對此出台新的規定。
教育部學生司︰陽光高考平台轉發的是別的甚麼的東西,不是我教育部出台的政策。說實在的,我還真沒看呢。作為我的這個部門,高校學生司,如果涉及我們政策的,我們陽光高考平台上都有。你問到我這兒,我沒聽說,我怎麼回答你?那上面會有教育部政策,也會有可能它收集到省裏的政策,基本的規則,這都是由教育部大政策上有,全國各省會有具體的自己本省要求。
發言人其後又解釋,關於重慶方面披露的政審的規定,20年來一直是這樣,只是此前沒有人專門強調政審兩個字,而這次只是被媒體重點解讀並引發關注。
一位要求匿名的高校老師稱,關於政審,以前一直有規定,但對於普通考生只是以文字的形式,但並不會真正進行政治審查,這次重慶以官媒的方式披露,意味著有實際進行審查的可能。他認為,從薄熙來的唱紅打黑顯示,重慶左的現象比較突出,儘管薄熙來已經落馬,但左的那一套並沒有消除。
高校老師說︰無論是高考還是考研究生,甚至說你在單位當中,每年的這種考核,都有用共產黨的領導啊等等內容。這東西就是約定俗成,你只要寫上,它不會對你實質性審查。現在重慶那邊通過媒體的報導,顯然是要進入實際審查階段。那麼這樣是嚴重的社會倒退。由於重慶向來是能得風氣之先的,所以,薄熙來開始唱紅打黑,薄熙來雖然進入秦城監獄了,但實際上的唱紅打黑也全國鋪開了。
在輿論壓力下,重慶教育考試院周四(8日)下午否認重慶有新的變化,並稱「政審」兩個字的說法,是記者對「思想政治考核」和「現實表現審核」的錯誤解讀。但他們沒有解釋為何重慶教育考試院和教育部官網此前都明確地使用了「政審」兩個字。
近年來,中國的高校加強了意識形態管控,並設立學生資訊員制度監督老師和學生的課堂表現,並嚴厲處罰具有自由言論的老師和學生。今年9月,18歲的湖南城市學院新生王棟,就因為微博發表不愛國言論被取消入學資格。他也是近年來首個因政治因素被取消入學資格的大學生。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