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要求政府出台政策 維護肺炎康復者就業權

0:00 / 0:00

中國新冠肺炎雖然緩和,但是曾受感染的康復者卻受到很大的歧視,有律師團體於兩會召開前,向湖北等多地的兩會代表提案建議,要求政府出台文件維護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就業權益。有人權律師認為,當局應該從法律方面加大力度打擊歧視病患者的聘用單位。(黃樂濤 報道)

由14個省的30多位律師組成的中國反歧視志願律師團,近日撰寫了一份關於建議政府出台維護新冠肺炎康復者平等就業權的兩會提案建議,並發電郵給北京、湖北等地的兩會代表,希望他們能在兩會上提出這項建議,但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兩會代表回覆,律師團遂將建議發布到互聯網上,希望能有更多人關注新冠肺炎康復者的平等就業權。

這個提案建議內容主要有三點, 首先當局應在公務員錄用中著手,接納新冠康復者,給社會做個好榜樣。其次,為保障公共安全,聘用單位可以對求職者進行核酸檢測,但不應進行抗體檢測和肺部CT掃描。 最後,應當保障新冠康復者的個人私隱,認為國家對民眾進行抗體篩查,應當基於自願性質,而結果只能由政府相關部門和被檢測者個人掌握,嚴禁洩露篩查結果給第三方。

曾代理多宗艾滋病等反歧視案件的人權律師江天勇周四(21日)對本台表示,國家其實亦有反歧視的法例,但是由於懲罰的力度不夠,所以社會上仍出現很多就業歧視的問題,他認為政府應該加大打擊違法企業的力度,這樣才可以保障病患者的權益。

江天勇說︰反歧視的,國家的法律也說反對歧視,即使判了這個維護權利的一方勝訴,但是最後這種賠償都很少,那現在實際上面對新冠肺炎這樣的一個疫情的話,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歧視問題,對於這樣的歧視,所以我說把一些現有的措施真正落實到位,同時對於用工單位歧視的、政府部門歧視的,對他們的懲處包括罰款、包括這種賠償,就是要提高標準。

這個提案又指,也正是因為乙肝歧視、艾滋病歧視政策曾經給受歧視人員帶來嚴重的傷害,造成了大量的維權訴訟,這無論對歧視受害人還是政府,都造成了很大的訴訟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

長期和反就業歧視律師團合作的公益人士楊占青對本台表示,中國過往有不少傳染病患者受到歧視,所以就造成很多不幸的事件,他不希望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患者亦發生同樣的情況。

楊占青說︰國內數十年來對乙肝攜帶者和艾滋感染者的就業歧視引發了很多不幸事件,有四處被歧視後求職無望自殺的,還有因此報復社會的,最出名的是當年有個應聘公務員的周一超因為乙肝被拒錄後他憤而舉刀砍殺了當時招聘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康復者也是九死一生活了下來,若再求職因此被拒,導致失去收入,沒辦法生活,那很可能重演類似的悲劇。

楊占青又表示,在過往接觸到的乙肝和艾滋就業歧視案例中,大部分都是當事人的檢測結果在未經當事人同意的情況下,被檢測機構洩露給了用人單位,導致用人單位拒絕錄用或辭退,包括在去年年底,他們援助了一個茅台公司拒絕錄取艾滋感染者的案件,這就是因為茅台公司得知當事人艾滋感染指標陽性後而拒絕錄用,所以他擔心新冠病毒的抗體檢測結果也會被隨意洩露,而令患者受到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