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係】北京再斥馬斯克衛星接近中國太空站 網民:中共借題發揮

0:00 / 0:00

就美國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的「星鏈」衛星今年7月和10月接近中國太空站一事,中國外交部周二(28日)高調「翻舊賬」,指稱美國政府「雙重標準」。但有網民翻查資料指出,今年5月,「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殘骸進入大氣層,當時國際社會直斥中共沒有「盡力減低人類受害的風險」;因此,中共這次炒作舊聞,似乎是對上次遭受責難感到不甘心,「故意借題發揮」。

中國外交部官網周二援引趙立堅指出:今年7月和10月,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發射的「星鏈」衛星先後兩次接近中國太空站。在此期間,中國太空人正在太空站內執行任務。出於安全考慮,中國太空站採取了緊急避碰措施。他又引述1967年《外空條約》指,「各國應為其國內私人公司的一切外空活動承擔責任」。

「星鏈」衛星屬於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該公司是一家民營航天製造商和太空運輸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霍桑,由馬斯克於2002年創辦。「星鏈」是他2015年推出的一個太空高速互聯網低軌衛星群計劃。

趙立堅還聲稱:「美國口口聲聲宣稱所謂『負責任外空行為』概念,自己卻無視外空國際條約義務,對航天員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這是典型的雙重標準。」今年12月3日,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向聯合國秘書長提交「普通照會」,投訴相關事件。

今年5月9日上午10時24分,「中國長征五號B遙二」火箭殘骸再次進入大氣層。對於這次事故導致出現墜落地球的最大太空碎片之一,美國和太空業界批評中國未盡責確保火箭發射後安全。美國太空總署署長尼爾森(Bill Nelson)當時發聲明批評中國,「從事太空探索的國家必須盡力減低人類受害的風險,盡最大努力公開有關運作。」

尼爾森當時斷言:「處理太空廢物方面,中國明顯未達稱得上負責任的標準。」他指中國與其他太空探索國和商業機構要盡責和盡量透明,確保太空活動安全、穩定,令太空活動可持續發展。

記者/責編:方德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