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門發文整頓科網平台企業 學者擔心最終拖垮整個行業

0:00 / 0:00

中國八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平台企業制定抽成比例,須聽取工會或勞方代表意見。業內人士認為,當局此舉主要針對網約叫車和外賣平台企業,聽起來有利於勞工,但實際上增加企業的負擔,對民營和科網企業造成沉重打擊。

中國多間傳媒報道,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等八個部門共同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意見強調,以出行、外賣、即時配送、同城貨運等行業的平台企業為重點,要組織開展平台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

熟悉網絡平台的業內人士肖暉本周二(27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指,當局將當下社會問題通通歸咎於資本擴張,近期出台高壓措施,針對互聯網電商、教育培訓機構、房地產商逐個進行打擊。

肖暉說:再到現在打擊網約車平台和外賣平台,這些用工人平台,他們(政府)要控制的是所謂資本的無序擴張。因為現在中共認為,社會產生的所有問題、經濟問題,都是因為前二十年所謂資本的無序擴張而引起的。所有現在他在資本聚集的行業會一個個的去打擊。

新規定最終搞垮企業員工收入不升反跌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近年來,平台經濟迅速發展,依托互聯網平台就業的網約配送員、網約車駕駛員、貨車司機、互聯網營銷師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指導意見」是督促企業向提供正常勞動的勞動者支付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勞動報酬,不得克扣或者無故拖欠。同時,當局督促企業制定修訂平台進入退出、訂單分配、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構成及支付、工作時間、獎懲等直接涉及勞方權益的制度規則和平台算法,充分聽取工會或勞方代表的意見建議,將結果公示並告知勞工。「意見」並要求各地要組織就業人員,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督促企業參加社會保險。

對此,肖暉認為,新措施提高了企業成本,最後或轉嫁到消費者,或外賣員實收入減少。

肖暉說:為這些外賣員支付「四金」(養老保險金、 醫療保險金、 失業保險金、 住房公積金、工傷險)這肯定會讓社會贊同,可以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環境,其實美團等平台從其業績報表看,如果採取新措施就會增加非常大的成本。我們也知道社保金在中國公司企業,佔非常大的成本,這勢必引發該行業的崩潰。

學者:政府最終目的是「榨取企業油水」

金融學者司令的分析則認為,當局重點整治平台企業是因為經濟面對下行的壓力,導致財政收入銳減。

司令說:騰訊、阿里巴巴、餓了嗎,這些互聯網平台對於遵守中國政府的措施,相對而言屬於比較好的,所以中國政府無法再從這些企業榨取油水,就按照勞動法,讓這些企業落實五險一金,其實進入政府財政的口袋。

中國副總理劉鶴,本周二在中小企業論壇開幕式上說,「中小企業能辦大事」,中小企業好,中國經濟才會好。不過,有民營企業負責人認為,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面臨倒閉,而大型民企的負擔愈來愈重。

業內人士為,最近一段時期,政府推出一系列所謂整頓措施,實際上重創了其一手扶植的支柱型民營企業。比如民眾不可或缺的校外培訓機構,解決了近了兩千多萬從業員的生計,一旦這些企業被摧毀,那麼,原本財政狀況捉襟見肘的地方政府如何負擔教育費用。就在上周三(21日),中國打擊校外培訓機構,導致相關企業的股價急挫近六成,本周,騰訊、阿里巴巴等股票緊隨其後,跌幅超過一成。

記者:喬龍 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