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食物安全沒保障 政府出台新例監管

0:00 / 0:00

內地食品安全問題一向備受關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再次強調,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包括網上餐飲銷售及嬰兒奶粉等,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必須採取“零容忍”。(李萊 報道)

國務院周一(27日)召開記者會,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兼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畢井泉承認,食品安全工作與民眾期望有很大差距,但強調對食品安全的違法問題“零容忍”。

畢井泉說:在監管工作中,我們在食品安全的標準、監管、處罰、問責等方面也有很多差距,基層監管力量薄弱,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有些設施設備落後。存在的差距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食品安全沒有“零風險”,但是對食品安全的違法犯罪必須“零容忍”。

畢井泉特別提及,會加強監管網上餐飲銷售,根據將出台的《網路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取得許可證的實體餐飲店才能在網上接受訂餐,及確保食品的質量一致。同時,要求餐飲店確保在送餐的過程中食物不被污染。企業方面,則要保證原料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清洗加工過程,餐飲廚具等清洗消毒亦要符合規範。

曾使用網上訂餐的網民賈榀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雖然網上訂餐方便民眾,例如會在任何天氣都提供服務,但他認為網上訂餐的食品質素欠缺保障。

賈榀說:我感覺不太可靠,中國的餐飲行業沒有甚麼衛生標準的,你掛個牌子就可以開門營業了,所謂的食藥衛生部門,都是一些擺設,沒有甚麼直接作用,他們對市場的行業監管遠遠不夠,基本上很混亂,保障是肯定不夠,衛生標準肯定達不到。

他表示,當局雖然有設立官方的投訴部門,但認為大多部門都不作為,因此作用不大。賈榀相信,短時間內食品監管工作或會更嚴緊,但對長期維持監管力度則沒有信心。

食藥監總局又強調嬰兒奶粉的安全是食品監管的重中之重,從源頭、生產、出廠到銷售過程都嚴格監管,而聲稱的效果必須經過科學實驗的證實,禁止明示或者暗示諸如益智、增強免疫力等虛假宣傳。

孩子曾受“毒奶粉”影響的家長王先生向本台表示,政府表明加強監管是好事,但基層監督機關未必配合,因此即使當局改善國內奶粉監管,自己仍需時間建立信心。

王先生說:憑心而論是改善不少,但說一下子打下去、全部消滅掉也是很理想、樂觀的態度,但事實估計事與願違。通過這些東西可能會有一定作用,但也不是立竿見影,要經過時間來證明,只能說政府的出發點可能是好,但中國市場那麼大,下面監管基層也比較渙散,這東西怎麼好講。

當局多次強調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但民眾信心仍然不足,深圳當代社會觀察研究所負責人劉開明向本台表示,民眾重建食品安全信心的過程漫長,政府需要保持監管力度。

劉開明說:民眾的信心還是需要漫長的過程,政府對奶粉的監管還是非常強,但監管力度強不代表消費者認可,目前還是不容易贏得消費者信心。網上訂餐可能是一個工具,關鍵是提供食品的機構衛生必須達到標準,不是說網上訂餐必須有實體公司,應該說不管通過網絡或其他方式,只要提供食品,都要達到基本安全標準、要求才可以。

劉開明認為,當局需要一改現時的態度,認真執法及嚴肅處罰,以真正解決食品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