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民眾對大陸奶製品失去信心
2008.09.30
石家莊新聞發言人王建國﹐週一接受新華社採訪時就三鹿奶粉事件再次道歉﹐並且形容當地政府對事件感到內疚和心痛﹐市政府對事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王建國的一番說話﹐是否就能夠成功挽救石家莊市的製奶工業﹐甚至是挽回國內外消費者對中國製奶品的信心呢﹖
去年中誕下三胞胎的深圳市民張先生就對本臺記者表示﹐對大陸的產品失去信心﹐不會再購買大陸製的奶粉。他說儘管三鹿最近被三元收購後改名“新世達”推出市場﹐但此舉不會得到市場認同。
張先生很無奈地說﹐大陸奶品陸續檢出有問題﹐已經不知道可以喂孩子吃什麼﹐現時就由太太全職在家﹐鮮榨荳漿、花生奶、燉骨頭粥給孩子喝。他又表示正在申請到香港的通行證﹐證件獲批後﹐會到香港入貨﹐購買外國品牌的奶粉。但他聽說﹐在“毒奶粉”事件爆發後﹐海關方面修改了有關條例﹐限制每人每次只能帶4罐奶粉入境。
張先生又說﹐曾經咨詢過一些律師﹐商討能否向生產問題奶粉的廠家追討賠償﹐但律師方面就表示﹐當局對家長這種行為不支持﹐因此法院可能根本不會為有關案件立案。
過量服用含三聚氰胺的奶品﹐除了會令幼童患上腎結石外﹐對孕婦的潛在影響至今未有系統的數據。《世界日報》週二報道﹐一名25歲香港孕婦﹐本月中在廣華醫院誕下畸胎﹐她在懷孕期間﹐每日飲用一杯大陸出產的牛奶﹐懷疑毒奶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