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回頭路】中國監管機構加強審查外匯交易商

0:00 / 0:00

兩位銀行業人士告訴《路透社》,中國的監管機構正在加強對其貨幣市場內部運作的控制,迫使銀行減少交易並縮小交易範圍,據稱這場運動的目的是「全面遏制投機活動」。

據稱是為「遏制金融風險」,近日中國政府出台一系列「嚴打」措施,包括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禁止加密貨幣交易和限制房地產投機。如今,這場運動更深入到30萬億美元市場的交易平台的日常運作中。

《路透社》在9月早些時候 報道,在監管壓力下,經紀人已經放棄了貨幣預測。當局也一直在暗示,銀行和公司應該為波動做好準備。

最近幾個月,許多銀行也撤銷了個人外匯交易產品。

最近,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的代表已經進駐商業銀行和主要國有貸款機構的貨幣交易部門,這兩位分別在做市銀行的消息人士說。

他們說,這些官員在這裡呆了好幾個月,比之前的監督訪問時間要長得多,並敦促他們為客戶的交易定價更快、範圍更小,並要求他們縮小買賣差價。

買賣差價是銀行向客戶收取的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額,因此縮小它可以減少交易銀行的利潤。它也可以幫助人民幣保持在更小的交易範圍內,但同時在交易執行過程中,風險從客戶轉移到銀行。

一位消息人士說,監管機構提醒他們,他們的作用是保持穩定。他們補充說,監管機構今年沒有訪問外資銀行。香港的銀行不參與中國的在岸銀行間市場。

另一位消息人士說,他們被告知要削減交易量,以減少銀行間交易的營業額。

他說:「(現在)如果你交易量太大,你會接到監管機構的電話。」

國家外匯管理局通過傳真告訴《路透社》,它「一直支持『市場參與者』『合理』交易,並促進外匯市場的誠信、公平、秩序和效率。」

對中國貨幣來說,這場審查的時刻相當敏感,中國貨幣位於多年高點附近,但面臨著阻力,美國開始縮減大流行時期的政策支持,而中國似乎準備在其經濟放緩時介入干預。

自9月中旬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向銀行系統凈注入7500億元人民幣(1160億美元),因為市場對中國恒大債務危機蔓延和斷電造成的經濟損失感到憂心。

《路透社》引述瑞穗銀行(Mizuho Bank)駐香港的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指出:「政策制定者寧願在現金條件方面保持寬鬆的傾向,但一個副作用是,過多的現金可能會促使投機,這是最新的打擊措施可能想要遏制的部份。」

張建泰補充說:「央行已經多次說過不要押注貨幣升值或貶值。」

外傳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席準備於明年中共二十大後開展他的第三個任期,這位自毛澤東以來最強大的領導人正在推動一些觀察家所描述的「小型革命」,遏制資本主義的「過度行為」,使中國回歸社會主義的根源。

官方近月對補習社和科技公司的打壓使投資者感到不安,並打擊了這些行業的股價。但監管機構的嚴打運動並沒有停止。

一家中型銀行的貨幣交易員說:「今年肯定會變得更加緊張。」他提到了額外的培訓課程,當局更嚴格的審查,甚至同行之間的談話也變得更加謹慎。

自從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6月警告說不要對人民幣的走向下賭注以來,中國的經紀商已經遠離了發布曾經例行的貨幣預測。

大約在同一時間,少數銀行也開始低調地中止散戶的外匯交易業務。這類賬戶的交易量很小,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接連發布公開聲明,限制交易。

華夏銀行表示,它將在12月暫停個人外匯業務,理由是市場變化,而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都表示此舉是必要的,「以應對市場條件的變化」。

記者/責編:方德豪 網編:林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