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周四(11日)閉幕。相比上一屆六中全會、以及通過「第二份歷史決議」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這次罕有地提到香港、台灣問題。惟在提及台灣時只得幾句空泛口號。有學者認為,情況凸顯中共在處理台灣問題上存有不足。
六中全會會議公報指,在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國家統一上,黨中央採取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舉措,堅定落實「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推動香港局勢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為推進依法治港治澳、促進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了堅實基礎。
分析:中共對港態度已改變 或繼續收緊對港管治
熟悉中國事務的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周四分析,這次全會會議公報罕有地提及香港,反映中共對「一國兩制」的構想已與80年代時不同。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14年起已轉變其對港態度,逐步收緊治港政策,包括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對香港行使全面管治權。
劉銳紹說:在80年代「一國兩制」構想的時候,還沒有落實。1997年之前這段時候,「一國兩制」的表達、内涵,跟今天大家看到(「一國兩制」)的内容和舉措,不斷收緊的方向來看,已經是很大的不一樣,以及有人說,現在習近平的政策,就是否定當年鄧小平寬鬆的「一國兩制」。
他又指出,公報不少篇幅提到習近平具有原創性的思想新戰略,認為某程度是為他收緊港澳台政策製造輿論基礎,而隨著美中角力持續加劇,香港或會被「殃及池魚」。
僅得4句談及台灣 當局交不出成績表?
另外,全會會議公報中也有談及台灣,但篇幅只有4句,而且沒有新意,指出在黨領導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
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前助理教授黃偉國認為,公報談及台灣之處只有空泛的「口號」,拿不出實例,令人感覺當局處理台灣問題存有不足。
黃偉國說:實際上也反映,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都是重複一些較口號式的説話,例如(未有提及能否)對台獨勢力加以壓制,某程度這種寫法凸顯到,習近平在處理台灣問題時的不足,或可以說是失敗的地方。
黃偉國指,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可謂四面楚歌,面對多個西方國家加上日本、印度公開表示支持台灣,並且在軍事上連成一線,中國以經濟進行威嚇卻起不了作用,只能在外交上表達抗議。而且中國的態度越強硬,台灣越是得到包括歐盟在內的國際社會支持,令中國進退兩難。
華府的政論人士魏京生就對本台分析,公報在香港問題上為中共的暴力鎮壓大肆吹捧,認定鐵腕手段控制下了香港。他說,香港可以吹噓,反觀台灣只能用上套話和虛話,一筆帶過。
魏京生:最近以來他(習近平)沒有什麼可吹噓的,台灣政策大失敗,外交政策大失敗,這都肯定在這次六中全會上遭到了廣泛質疑和批評,他認為他很成功,不管怎麼樣,香港拿到他手裡,把香港的民主派鎮壓下去了,而且他抓捕了很多民主派的領袖,還要審判等等。畢竟香港主權現在已經歸於中共了,所以他現在大吹特吹,這可能是他唯一的可吹噓的一點了。
過去六中全會的會議公報,甚少以大篇幅提及港澳特區及台灣問題。翻查資料,對上一次有提及香港的六中全會會議公報,是2006年的十六屆六中全會,但只得一句「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記者:鄭日堯/馬立克 責編:張薇/何景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