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家長反對TSA不排除發動子女罷考

0:00 / 0:00

香港三年前爆發反國教運動後,正醞釀另一次大規模的反教育政策。4萬多名小學生家長周四(29日)刊登公開信,要求取消在小學三年級施行、英文簡稱"TSA"的全港性系統評估。教協會長馮偉華警告,如果教育局堅持己見,不排除家長會發動罷考。(羅文山 報道)

香港一批家長以"爭取取消小三TSA"名義,兩個星期前在網上發起聯署,周四(29日)在報章刊登致教育局局長吳克儉的公開信,要求取消小學三年級的全港性系統評估(簡稱TSA)。公開信的署名為3萬9000位愛護孩子的家長,截止晚上,參與聯署的家長超過4萬人。

發起人金怡寧在電台節目表示,群組發起至今兩周,已有逾4萬人響應支持,但教育局卻逃避正面回應,無助解決問題。

金怡寧說:失望的,今日發了公開信,我們會補電郵予局長(教育局局長),希望可以與局長討論,因為隔空對話不能解決問題,真正解決問題是需要對話產生。

教協會長馮偉華周四(29日)召開記者會,支持聯署的家長。馮偉華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TSA實施至今已有10年,教協期間提出改善意見,但教育局仍未能解決學生為應付成績評核的過度練習,又未能紓緩教師超時工作的壓力。

馮偉華舉例,TSA的試題越來越難,限時30分鐘完成的小三中文閱讀卷,字數由2005年的765字,在2014年已增至1270字,在2010年,更達到1564字。2014年的英文閱讀卷有19頁,考生在25分鐘內,要完成多題選擇題及看圖作文。

馮偉華表示,教育局今次面對聯署家長的訴求,採取鴕鳥政策迴避,不肯徹底解決問題。

馮偉華說:教育局回應很奇怪,沒有與教育界、家長商討,只說是學校過份操練、家長過份緊張,現象存在,只不過他採用鴕鳥政策,當作家長及學校的問題。

被問到教協怎樣支持家長,馮偉華表示,教協會協助家長與教育局對話,但幾萬個家長若得不到回應,不排除他們會促使子女罷考。

馮偉華說:他(教育局)拒絕討論改善的方案,將球踼給家長,我覺得不會紓緩問題,如果民怨積聚,很難擔保有些家長發動罷考,我想對教育局會是很大打擊。

教協建議,教育局暫停舉辦TSA,進行全面檢討;考試隔若干年做一次;改善試題的難度,以符合學生的基本能力等。

對於今次家長爭取取消TSA,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校長黃潔蓮接受本台查詢時表示,每間學校的學生能力不同,不能一概而論。以她的學校為例,TSA融入了學校的課程,學生及教師不用特別練習應付考試,而且考試結果只評估學校,對學生來說,不會有壓力。

黃潔蓮說:TSA的而且確給予我們訊息,當小三及小六學生參加完(考試)之後,收到考評局的結果,結果不是逐個學生評估,學生不會有壓力。

至於試題太深問題,黃潔蓮指,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不同的家長,會有不同的看法。

教育局周四(29日)回應,TSA是唯一能評估學生在完成小三、小六及中三時,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能力的方法,讓學校及早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對症下藥,不應輕言取消。

教育局重申,TSA不會匯報個別學生成績、不會影響升學,亦不會用作學校排名,學校毋須為此操練學生。部分反對TSA的意見,源於個別學校的過分操練,校長、老師、家長應尋求處理辦法。

根據考評局資料顯示,自2004年起,教育局委託考評局,在小三、小六及中三級舉行全港性系統評估,幫助學校了解學生在三個學習階段的中、英、數三科基本能力,用作促進學與教的評估,從而優化學與教的計劃。

香港在2012年初曾爆發大規模的反教育政策運動,當年教育局計劃將國民教育學科列為必修課程,由於內容偏頗,觸發多次大規模反國教示威。政府曾嘗試暫緩推行,但學校及家長普遍不接受,繼續抗爭,同年9月8日,特首宣布取消有關政策,改由學校自行決定是否開辦國民教育科及自由選擇教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