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學生會公投贊成退出學聯較多

0:00 / 0:00

香港大學公投表決學生會應否退出學聯有結果,贊成退出學聯的票數較多,學聯前秘書長陳倩瑩認為,只是有些學生對走民主路的方向有不同,但不會影響爭取民主的目標。(戴維森報道)

有香港大學的學生不滿學聯的體制,以及在雨傘運動的表現,收集四百多名學生的簽名,要求學生會評議會啟動全校公投。學生會這個星期一連五日,舉行有關退出學聯議案的公投,投票率有39%;經點票後,學生會周六(14日)公布公投結果,贊成退出學聯的有2522票、反對2278票、而棄權則有1293票。如果公投結果在48小時內沒有反對,港大學生會將正式退出學聯。

有支持退聯的學生表示,不擔心學生在社運會因此不團結,因為如果立場一致的話,最後做的事也會一樣,現在只是代表不跟學聯"支持中國民主"的方向去走。

學生說:是一個好結果,退出學聯的話,行政上更為獨立,不需要跟從全部院校決定。

而反對的學生則認為,本土派大規模宣傳,令本土派抬頭。他又認為,在雨傘運動中,學生會與學聯的意見似乎都一致,看不出有大分歧。

學生說:我不認為大部分同學贊成退出學聯,只不過很多人沒出來投票,學界的社運分子愈來愈分裂,最受益當然是中共。

學聯秘書長岑敖暉以沒時間為由,拒絕對本台回應港大學生會的公投結果。而學聯前秘書長、民陣召集人陳倩瑩對本台說,對於結果感到難過,希望港大的同學切勿放棄,在民主路上繼續走下去。

陳倩瑩說:現在我知學生會的立場,其實我覺得他們並不是放棄在民主路上的爭取,只不過現時大家的方式及立場不一樣。而往後他們若真的退出學聯時,自然對學聯有影響,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港大是否從此與學聯沒關係,我又不認為如此。學聯要做的工作,可能要多些解釋本身的理念及作用。

另外,有報道指出,香港大學早前向特首梁振英,提交將於下月頒授的名譽博士學位推薦名單,梁振英剔除名單上部分人名。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指,名單是經過嚴格考慮而推薦出來,質疑梁振英未有公開交代剔除人名的原因,不能隨便運用其校監的權力。她認為,事件涉及政治考慮,有可能是當局對學術界進行清算。

行政長官梁振英周六被問到有否刪減港大名譽博士名單,梁振英指不會作出評論,又表示,作為行政長官或校監,是完全根據大學條例履行職責。

至於港大副校長的遴選問題,他說,不少港大校務委員會委員已表明,沒有接到政府包括他本人的電話。梁振英重申,沒有以電話或任何方式干擾有關遴選工作,而有關遴選仍在進行,他多次強調尊重香港的學術自由,又指做過12年兩間大學的校董會主席,因此對學校的自主比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