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紐約時報用 "梁振英等於在胡錦濤前面下跪全磕頭" (Mr. Leung might as well have knelt in front of Mr. Hu in a full kowtow),形容他的就職演說,棄89%香港市民的日常用語"粵語",而用普通話。紐時比較5年前,梁振英的上任曾蔭權就職時,用的還是廣東話,當時普通話則同步翻譯。
梁振英棄粵選普,有否有"磕頭"這麼嚴重?社運人士、香港浸會大學社工系兼任導師葉寶琳就對本台講,語言本身是一個人的身份象徵,"你就算一個娛樂明星,用甚麼國籍、身份去接受訪問,完全是代表你的身份認同,還有對所屬國籍、地方的尊重。梁振英這樣做,完全是不尊重香港特首的身份,他的語言代表他說話的對象及聽眾是甚麼人。用普通話,他的聽眾就是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內地人,不是香港人。"
有讀者就在紐時留言,說中國害怕各省市自治區出現如前蘇聯的分裂,用單一語言,就是國家統一的象徵。梁振英用普通話宣誓正是要討好中央政府。有讀者就說,如果梁振英有超越香港的政治野心,用普通話是聰明的舉動。
2010年廣州舉辦亞運,官方電視台的粵語廣播向普通話讓路,引爆嶺南地區一波粵語與普通話之爭。今年初,香港知名品牌如佐丹奴,9成以上的宣傳牌使用簡體字,不用香港通用的繁體字,引發語言之外的中港簡繁體用字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