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日的集會,首次在中環長江中心旁邊的公眾休憩空間舉行,由公民黨、新民主同盟、多個環保、殘障人士及居民團體發起,大約有百多人參加。
公 民黨副主席黎廣德表示,雖然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大部分市民的反對聲中,修改財政預算案,向全港十八歲以上的永久市民每人派發六千元,並退還薪俸稅最高六千 元,只是一種“補鑊式”同“救火式”的手法,但是卻將今年預算案,為未來發展的目標一筆勾銷,難以解決現時的深層次矛盾問題,現時他們主要提出三項要求。

黎廣德說:第一撥50億復建居屋,首批5000間, 第二撥500億設立全民退休保障,細節可在預算案之後再訂,第三承諾撥200億作為增加經常性開支,處理逼切的醫療、教育、環保等問題。
黎廣德指出,現時距離4月中立法會討論財政預算案尚有一個月左右,雖然這三項要求不能立即做到,但只要曾俊華承諾會撥款,泛民的議員是會通過預算案。
對於這次參加集會的市民人數不多,他認為由於有其他的反預算案活動,分薄參加者人數,相信並非因為上周日警方鎮壓遊行有關。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甘乃威指出,時間即使倉卒,如果政府不肯再作出適當的修改,他們只會繼續投棄權票。甘乃威說:現時一筆過不論你有錢無錢,任何人都派六千元的話,大家都覺得金錢並非使得其所
有出席集會的市民認為,六千元對一些人來說只是小數目,建議可以集合派發予市民的四百億元,成立一個全民退休保障基金,為未來人口老化問題鋪路,紓緩政府的負擔。市民們說,希望真能派到錢,有錢攞,現時還未取得。只派六千元,而是否派得公道呢?以及派六千元外有沒有解決社會長遠的深層次矛盾,我感覺沒有。還有人說:當務之急只好像現時錢,究竟可派多久,其實之後,六千元在社會根本不夠用。
對於政府在星期三再次向立法會提交臨時撥款議案,有機會再不獲通過,令政府在4月運作癱瘓,綜援人士拿不到綜援,有市民認為議員應作出交代,而政黨亦應該承擔後果所帶來的政府風險。有市民說:你感得所做的對市民有益,他們應該公開地站出來說清楚,不要予人感覺鬼鬼祟祟“玩偷襲”。

另一方面,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周一早上在北京會見中外記者時指出,香港有充裕財政收入和雄厚外匯儲備,必須加強社會保障建設照顧弱勢社群,致力改善民生。溫家寶說,香港要注意三件事,包括要有一個長遠同科學的發展規劃;要重視和解決社會的深層次矛盾;以及要努力改善民生。
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認為,溫家寶的絃外之音,是不滿特區政府未有搞好民生。他說:溫總失望的是,沒錢沒話說,沒錢就無能為力,但今日我們有這樣多錢,但竟然沒好好利用,一個很明顯的提示,政府不要一錯再錯。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就批評特區政府向來短視。她說:派錢不可以解決長遠的問題,但年年的預算都未有着手處理長遠問題,那甚麼時候才開始處理呢?
在記者會上,溫家寶又主動澄清,香港有一種輿論認為,在“十二五”規劃制定過程中,香港“被規劃”了。溫家寶強調,中央將堅持一國兩制的方針,認真執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嚴格遵守基本法。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規劃,都是支援香港的發展,絕不會代替香港的自身規劃。(戴維森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