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統局前官員指內地樓「14億人可能住不完」 呼籲房企及早轉型
2023.09.25
中國房地產龍頭恒大集團自2011年暴雷以來,曾為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多地出現「鬼城」。一名前中國官員罕見公開批評,指即使中國有14億人口,也不足以填滿全國各地散落的空置樓房,認為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前副局長賀鏗上周六(23日)在東莞召開的「中國實體經濟發展大會」上提到,目前中國經濟確實遇到一些問題,當中主要是房地產和債務負擔的問題。
賀鏗指,現在中國房地產供應過剩,空置的房屋究竟有多少,各個專家估出來的數字相差很大,最極端的估計認為空置房屋可以供應30億人,但賀鏗認為這個數字可能有些誇大,但強調「然而14億人可能仍無法填滿這些空置房屋」。又批評當局在仍這麼多空置房時,再大力發展房地產是不明智,呼籲房地產企業必須轉型,早轉型早主動。
另外房地產市場泡沫過大也是中國面臨的問題,賀鏗表示,「經過幾個城市的測算,用世界通用的房價收入比來測算,我們的房價應該存在30%至40%的水分。若不把泡沫慢慢降下來,怎麼買?誰去買?」
《路透社》報導指出,曾為中國經濟支柱的房地產行業自2021年以來開始走下坡,當時該產業龍頭中國恒大集團,因限制新借款後拖欠債務,再加上近日的碧桂園控股等知名開發商仍瀕臨違約,導致市場情緒低迷。
據中國統計局(NBS)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中國未出售的房屋總建築面積為6.48億平方公尺。《路透社》根據平均房屋面積90平方公尺估算,即相當於有720萬套房屋未出售。
事實上,近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將越秀地產(00123)、中海外(00688)和華潤置地(01109)等多家國有企業內房股的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原因是中國房地產業由於債務不斷增加而陷入困境。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