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封殺華為電訊參與5G網建遭遇連串阻力。繼早前愛立信以「考慮搬離瑞典」作為威脅,要求政府解禁華為後,《今日工業報》發表社評力撐愛立信,並警告瑞典政府封殺華為將付出昂貴代價。時評人批評部份企業只重利益而忽視國家安全。(吳亦桐/程文 報道)
最新出版的瑞典《今日工業報》(Dagens Industri)周一(11日)在首頁發表社論,稱瑞典如果在5G網建中封殺華為,將付出昂貴的代價。並對瑞典電信巨頭愛立信向政府施壓解禁華為表示支持。
瑞典知名翻譯家萬之向本台表示,愛立信及《今日工業報》都打出了「開放市場」等西方民主國家的論調為華為辯護,背後其實是對中國市場的貪心。
萬之說:瑞典有些人就是想把華為「接回來」,DI(《今日工業報》)、愛立信就是打著「市場的公平啊、公平的競爭、不能排斥華為 」的這個政治正確旗號,但是它們背後多半是有利益的關係,它們多半是捨不得中國這塊「大肥肉」。
瑞典時評人、獨立中文筆會秘書長張裕也指出,相信愛立信及代表企業利益的報紙算了經濟帳,即使歐洲封殺華為並採用愛立信產品,但無法匹敵中國巨大的市場。因此它們選擇站隊華為,以免中國政府報復性驅逐愛立信。
張裕 說:經濟類的報紙都是和公司利益有關的,都是經濟利益放在前面的。愛立信第二大生意夥伴就是中國,還是指望中國這個市場,所以它當然要幫中國說話。它們為了賺錢,一點不考慮政治利益、國家安全或是人權。
張裕也指出此番愛立信和《今日工業報》再將技術發展作為理由,試圖更改瑞典政府封殺華為決定,但瑞典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獨裁政府及作為其擴張工具的華為對國家安全的危害性,。
張裕說:它無非講這個意思「我們現在落後了,如果不和中國合作的話,我們更落後」。中國政府是不可相信的,你說中國這樣一個政權,它怎麼能不想辦法給你留下後門,像華為不可能不受國家控制,這就是(瑞典)政府從安全角度出發,如果從安全角度出發,技術上落後一點又怎樣呢。
瑞典駐歐盟委員會前副主席林德布勞德(Goran Lindblad)也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就如一些為華為背書的西方學者一樣,愛立信及代表其利益的媒體為了金錢,充當中共當局「有用的白癡」,它們不瞭解政治利益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它們的言論甚至成為中共政府的傳聲筒。慶幸的是直到目前瑞典仍然對華為持強硬立場。
瑞典獨立媒體人奧爾森(Jojje Olsson)在推特上批評道:「《今日工業報》的編委會竟然認為,讓一個與最大的獨裁政府和軍方有密切聯繫的公司在瑞典建設5G網絡不是一個愚蠢的主意,這是為了中國政權進行的強烈而有目的的遊說。
《今日工業報》的文章指出,瑞典封殺華為強調「國家安全至上」,但是「國家安全」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具有高技術水平和國際合作的強大防禦力量可提供安全保障。文章認為愛立信提出的「技術和平」比特朗普政府的「技術戰爭」帶來更大的安全性。
文章指瑞典出於政治原因封殺華為,在瑞典沒有實力捍衛自由貿易和自由競爭的情況下,將導致愛立信失去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場的中國市場;而另一個重大風險是,華為和愛立信之間的通用技術標準合作將終止,將導致互聯網生態系統分裂。
據本台查閱,去年11月1日,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曾在《今日工業報》上發表《合作5G造福全人類》的署名文章,其論點與該報周一的社論頗有諳合之處。

去年10月,瑞典電信監管局在該國5G網建設備的競標拍賣中,排除華為及中興參與,並要求在2025年前移除核心功能中現有的華為中興設備。其後該禁令不斷受到阻力。
華為瑞典去年11月向瑞典行政法院提起上訴,法院於11月9日頒發臨時禁止令,叫停附加條件。瑞典電信監管局其後針對臨時禁止令提出上訴;12月中監管局上訴得直,華為5G禁令重新生效,但華為有權繼續上訴。
本月3日,瑞典媒體曝光愛立信CEO鮑毅康(Borje Ekholm)多次發短信給該國外貿大臣哈爾伯格(Anna Hallberg),施壓政府取消對華為的5G禁令,並稱該禁令「威脅到瑞典與他國的關係」,並稱如果政府對該禁令不予取消,愛立信將考慮離開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