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媒体撑爱立信要求解禁华为 评论批企业重利益轻国家安全

瑞典封杀华为电讯参与5G网建遭遇连串阻力。继早前爱立信以「考虑搬离瑞典」作为威胁,要求政府解禁华为后,《今日工业报》发表社评力撑爱立信,并警告瑞典政府封杀华为将付出昂贵代价。时评人批评部份企业只重利益而忽视国家安全。(吴亦桐/程文 报道)
最新出版的瑞典《今日工业报》(Dagens Industri)周一(11日)在首页发表社论,称瑞典如果在5G网建中封杀华为,将付出昂贵的代价。并对瑞典电信巨头爱立信向政府施压解禁华为表示支持。
瑞典知名翻译家万之向本台表示,爱立信及《今日工业报》都打出了「开放市场」等西方民主国家的论调为华为辩护,背后其实是对中国市场的贪心。
万之说:瑞典有些人就是想把华为「接回来」,DI(《今日工业报》)、爱立信就是打著「市场的公平啊、公平的竞争、不能排斥华为 」的这个政治正确旗号,但是它们背后多半是有利益的关系,它们多半是舍不得中国这块「大肥肉」。
瑞典时评人、独立中文笔会秘书长张裕也指出,相信爱立信及代表企业利益的报纸算了经济帐,即使欧洲封杀华为并采用爱立信产品,但无法匹敌中国巨大的市场。因此它们选择站队华为,以免中国政府报复性驱逐爱立信。
张裕 说:经济类的报纸都是和公司利益有关的,都是经济利益放在前面的。爱立信第二大生意夥伴就是中国,还是指望中国这个市场,所以它当然要帮中国说话。它们为了赚钱,一点不考虑政治利益、国家安全或是人权。
张裕也指出此番爱立信和《今日工业报》再将技术发展作为理由,试图更改瑞典政府封杀华为决定,但瑞典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独裁政府及作为其扩张工具的华为对国家安全的危害性,。
张裕说:它无非讲这个意思「我们现在落后了,如果不和中国合作的话,我们更落后」。中国政府是不可相信的,你说中国这样一个政权,它怎么能不想办法给你留下后门,像华为不可能不受国家控制,这就是(瑞典)政府从安全角度出发,如果从安全角度出发,技术上落后一点又怎样呢。
瑞典驻欧盟委员会前副主席林德布劳德(Goran Lindblad)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就如一些为华为背书的西方学者一样,爱立信及代表其利益的媒体为了金钱,充当中共当局「有用的白痴」,它们不了解政治利益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它们的言论甚至成为中共政府的传声筒。庆幸的是直到目前瑞典仍然对华为持强硬立场。
瑞典独立媒体人奥尔森(Jojje Olsson)在推特上批评道:「《今日工业报》的编委会竟然认为,让一个与最大的独裁政府和军方有密切联系的公司在瑞典建设5G网络不是一个愚蠢的主意,这是为了中国政权进行的强烈而有目的的游说。
《今日工业报》的文章指出,瑞典封杀华为强调「国家安全至上」,但是「国家安全」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具有高技术水平和国际合作的强大防御力量可提供安全保障。文章认为爱立信提出的「技术和平」比特朗普政府的「技术战争」带来更大的安全性。
文章指瑞典出于政治原因封杀华为,在瑞典没有实力捍卫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将导致爱立信失去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中国市场;而另一个重大风险是,华为和爱立信之间的通用技术标准合作将终止,将导致互联网生态系统分裂。
据本台查阅,去年11月1日,中国驻瑞典大使桂从友曾在《今日工业报》上发表《合作5G造福全人类》的署名文章,其论点与该报周一的社论颇有谙合之处。

去年10月,瑞典电信监管局在该国5G网建设备的竞标拍卖中,排除华为及中兴参与,并要求在2025年前移除核心功能中现有的华为中兴设备。其后该禁令不断受到阻力。
华为瑞典去年11月向瑞典行政法院提起上诉,法院于11月9日颁发临时禁止令,叫停附加条件。瑞典电信监管局其后针对临时禁止令提出上诉;12月中监管局上诉得直,华为5G禁令重新生效,但华为有权继续上诉。
本月3日,瑞典媒体曝光爱立信CEO鲍毅康(Borje Ekholm)多次发短信给该国外贸大臣哈尔伯格(Anna Hallberg),施压政府取消对华为的5G禁令,并称该禁令「威胁到瑞典与他国的关系」,并称如果政府对该禁令不予取消,爱立信将考虑离开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