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個國家相繼宣布停止使用「華為」產品後,美國有媒體近日披露,美國政府過去一年秘密向各國盟友施壓,要求聯手阻止「華為」參與全球5G網絡鋪設,總統特朗普更有可能在未來數星期內,以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中國的通訊網絡設備。在北京,外交部指出,事實勝於雄辯,呼籲美方停止相關的打壓行為。有學者分析,消息對中美貿易談判增加更多困難。此外,中國駐英大使及駐歐盟大使均表示,限制「華為」等中國公司是違背商業規律,將自食其果。(文宇晴 報道)
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因質疑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的產品會帶來國家安全隱憂,紛紛宣布拒用相關通訊設備。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美國政府將5G網絡建設視為新的軍備競賽,過去一年不斷拉攏,甚至是向盟友施壓,要求聯手阻止「華為」等中國電訊商參與全球的5G網路建設計劃。
當中包括日前訪問華府的英國外相侯俊偉,其中一個議題便是被問到英國會否同意,禁止使用「華為」產品的要求。美國當局亦以未來部署的美軍情況,來向波蘭施壓。而去年美國官員訪問德國時表示,使用廉價中國電訊設備帶來的任何經濟效益,將會被北約面臨的安全威脅蓋過。
特朗普政府指出,各國正開始為新的5G手機網絡拍賣無線電頻譜,將簽訂高達幾十億美元的合約,建立數據轉換系統,警告盟友未來的半年至關重要。據指英國、波蘭、德國在美國施壓和擔心觸怒中國之間,陷入兩難局面。
報道又引述消息稱,白宮亦正起草一份行政命令,預計在數星期內頒布,正式禁止美國企業使用中國電訊設備。
在北京,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對於「華為」面對多國「封殺」指出,事實勝於雄辯,又認為,國家當然有權利維護自己的信息安全,但不能打著安全的幌子,以莫須有的藉口損害甚至扼殺企業的合法正當經營。呼籲各國對於這種無理做法和霸凌行徑,都應予以警惕和抵制。
耿爽說:各國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我們敦促美方停止對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企業的無理打壓,為中美企業相互投資、正常合作、提供公平、良好的環境,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情。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顧問曾復生分析,若報道屬實,那麼這場原本只涉及中美兩國的貿易糾紛,很有可能其他國家亦已經牽涉其中了,更令到接下來的中美談判增加更大的難度。他更預測,若談判破裂,殃及全球供應鏈的「經濟鐵幕」可能降臨。
曾復生說︰我覺得議題會愈來愈嚴重,這種(要求盟國)做法在台面上明朗化的話,很可能造成美中之間新冷戰時代正式開打。就會從關稅戰、貿易戰開始,月底的談判越來越不樂觀。如果破裂的話,接下來就是科技戰會引爆,再下來很可能科技鐵幕,甚至是經濟鐵幕都有可能形成。
面對「華為」遭到的封殺,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則在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發表文章,強調「華為」對英國不構成任何威脅,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華為」做過有損於任何國家安全的事情。他反指個別國家對「華為」等公司發出市場禁令,誣稱「華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言行缺乏事實依據,違背商業規律。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中國駐歐盟大使張明表示,「華為」等中國企業在歐洲受到誹謗和歧視,是有人正不遺餘力捏造有關「華為」的安全議題,警告若將中國的科技排除於5G發展之外,對全球經濟和科研合作將帶來嚴重後果。
「華為」在上周四(24日)召開發布會上宣布,目前「華為」已經獲得30個5G商用合同,其中包括18個是與歐洲國家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