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本月初實施新規例,加強規管網上直播,禁止利用直播危害國家安全及色情等活動,並規定互聯網新聞直播需要先審後發。維權人士認為,當局借打擊不良信息為由,加強箝制信息流通。(李萊 報道)
國家網信辦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收緊網上直播的規管,除禁止傳播色情、暴力、等信息外,亦禁止危害國家安全、破壞社會穩定、擾亂社會秩序等活動。新規定要求直播服務提供者對網上新聞直播的內容實施先審後發管理,並設立總編輯。
本台記者登上內地幾個大型網上直播平台,發現各個網站提供的服務大同小異,直播進行遊戲的情況居多,另外,真人直播頻道亦數不少,新聞網上直播頻道就幾乎沒有。
北京維權人士胡佳向本台表示,新規定實拖5天,暫時未見明顯收緊新聞直播,但他不排除有直播被政府限制,未能公開。
胡佳說:至於新聞事件直播的情況,因為畢竟剛剛過了5天,我還沒有看到甚麼,也許已經被審查,或有人想直播但因為規定出台而受管控,沒法直播,我無法確定。昨天第3個憲法日,我也關注有沒有人直播,譬如有人去哪裡請願,要求釋放江天勇律師或者要求中國有憲法審查,但目前我都沒有看到,我不排除想要直播的人沒有辦法找到通路。
新規定要求網上直播供應者審核發布者的真實身分,並向當地網信辦備分用戶的個人信息,供執法部門查詢。胡佳認為,新規定明顯收緊網絡自由,反映當局憂慮網上直播影響政權穩定。
胡佳說:相對他(當局)確實有滯後,推特也試過有一段時間不用翻牆就可以上,但是他很快發現任何一個不受管控的空間,都有可能成為民主的戰場,所以他一定要肅清所有這方面的隱患和威脅。確確實實這習近平主政的過去四年間,對各種形式管控的速度、力度、深度,都可以達到溫家寶、胡錦濤執政10年間,不超越的總和。一方面我們可以感到特別的壓抑,另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到統治危機才會有的表現。
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指,網上直播充斥不良資訊,新規定明確規範網上直播的一些挑戰道德底線的行為,同時網上新聞直播採取先審後發、設立總編輯制度,大力遏制新聞侵權和虛假新聞的不良影響,有助直播行業健康發展。
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接受本台訪問時分析,新規定確實能打擊色情暴力等直播內容,但同時連帶政治敏感等內容,都在新規定下受打擊。
呂秉權說:內地審查思維都是用同一套準則,形式出現在科技的進步,只要當中踏中政治紅線,內容都會被審查。當然,黃色、暴力等內容會被政策打(擊)了,但是客觀效果相信除了色情暴力內容減少以外,一些時事、政治評論的內容本身已不多,這政策下人們更擔心會否踏中政治紅線,這類內容相信會愈來愈歸邊。
內地愈來愈收緊網絡監管,今年4月,文化部宣布多個網上直播平台,涉嫌提供含宣揚淫穢、暴力、教唆犯罪等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被列入查處名單,包括由內地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獨子王思聰投資的熊貓TV。據央視報道,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峯時段約有3,000至4,000個直播頻道同時在線,用戶數可達200萬至300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