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下令中央政府官員工作中,不得使用iPhone,甚至其他外國牌子的手機都不得帶入辦公室。亦有指中國打算將禁令範圍擴大至官方機構與國營企業。評論認為,相關禁令會影響蘋果在中國的業績,而中國官員及愛國者使用iPhone的模式,亦可能變得「地下化」。
《華爾街日報》周三(6日)引知情人士 表示,中國已要求中央政府機構的官員,不得在工作中使用蘋果公司的iPhone和其它外國品牌的設備,也不得將它們帶入辦公室。
美媒《彭博》周四(7日)亦引述消息人士 報道,中國打算將中央部會官員使用iPhone的禁令範圍,擴大到官方機構與國營企業,顯示蘋果在其最大海外市場和全球生產基地的中國,面臨的挑戰日益嚴峻。報道指出,部分機構已開始指示員工不要帶iPhone上班,這證實了《華爾街日報》之前的報道。此外報道指,中國政府還打算將這道禁令,推廣到眾多國營企業和其他官方機構。
針對有關禁令,中國官方至周四未有回應。
評論:用 iPhone 或變得「地下化」
美國政治風險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周四對本台指,不排除愛國人士會跟隨中央罷用iPhone,不過他相信,官員及中國民眾使用iPhone可能變得「地下化」。
方恩格說:很多人已經用iPhone很多年,有新款的iPhone出來就會去買。所以會不會有人偷偷用,一定會啦,不管是硬體或軟體的禁制令,還是會有人繼續使用。譬如說一些中國會封的網站,內地還是很多人會用VPN的方式使用。我們要看禁制令上台以後,會不會罰款,或有其他後果?譬如說如果在公營企業,被發現使用iPhone會不會被解僱?這要以後才知道。
評論:禁令影響蘋果在中國的業績
方恩格又稱,目前值得觀察的是,相關禁令的範圍有多大,一旦擴大至國營企業層面,影響力將更大,並影響蘋果在中國的業績。
方恩格說:當然會受到影響,但是我們要等蘋果公開影響到多少在中國的業績,但是會不會擴大到消費者的話,即是沒有跟政府、國營企業關聯人士這一般的消費者?這是個問號。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政府此舉可能對包括蘋果公司在內、在華投資的其他外國品牌產生「寒蟬效應」。蘋果公司在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中國是其最大市場之一,約佔其總收入的19%。
中央官員亦用 iPhone 發文 包括趙立堅、胡錫進
中國近年來採取「戰狼式」外交,過往不少官員,以及號稱「愛國」的大陸明星,都呼籲罷用外國貨,支持國產貨。不過,不少「愛國者」在使用社交媒體發帖時,都被網民發現用iPhone發文,被網民嘲諷「假愛國」、「身體很誠實」等,包括中國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官媒《環球時報》前總編胡錫進等。
中國前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曾在Twitter發表一則帖文指,「如果微信被禁,那中國沒有理由繼續用iPhone及蘋果。」不過,這則揚言要抵制蘋果的帖文,卻顯示由iPhone發出(Twitter for iPhone)。
另外,還有以「愛國」為名,作為國產手機「中興」代言人的中國男星吳京,亦被發現發微博帖文用的是iPhone發出,亦遭到中國網友痛罵,「戰狼居然用蘋果」、「請你停止錯誤行為」、「假愛咱中國人不接受」。
美國去年禁售華為及中興手機,參議院早前亦一致通過,禁止政府配發的手機和其他裝置下載TikTok程式。因為中國手機品牌遭美國抵制,引發中國網友不滿,表示要抵制蘋果推出的iPhone新機,不過中國人「嘴巴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去年iPhone12開放預購時,更一度售罄缺貨。
記者:董舒悅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