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最受觸目的「習特會」結束,中美兩國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而美方不對額外中國貨,即是約3250億美元進口產品加徵新關稅。
綜合媒體周六(29日)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七個月來首次會面;習近平在開始時提到中美1971年開展乒乓外交,創造「小球轉動大球」的歷史佳話,而中美建交四十年,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都出現變化,但基本事實不變。
習近平指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合作比摩擦好、對話比對抗好。
今次就事關中美發展的根本性問題交換意見,為下一階段兩國關係發展定向把舵,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習近平強調在涉及中國主權和尊嚴的問題上,中國必須維護本身的核心利益。
特朗普指美中貿易團隊非常接近達成目標,但一些事情令進展倒退,他相信今次會面有成效;特朗普希望通過協商妥善解決兩國貿易平衡,為兩國企業提供公正待遇。
兩人會面時間約80分鐘,同意中美雙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而美方不再對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新的關稅,兩國經貿團隊將就具體問題作出磋商。
有報道指特朗普表示與習近平舉行「極好」會議,又形容雙方「重回正軌」。
在「習特會」舉行前,大陸《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表明「美國吃虧論」站不住腳。
文章指「美國吃虧論」基本立論,依據美國進口多於出口、貿易出現逆差,聲稱幾十年沒從中國賺到錢,幾乎所有貿易夥伴都欠美國,實質是利己主義,不反思自身經濟結構弊端。文章認為貿易逆差雖然導致美元流出,但美國很大程度上憑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和發行外債,讓美元大筆回流。
另外,一連兩日的G20峰會周六閉幕,與會領袖通過及發表「大阪宣言」,東道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貿易緊張關係持續,全球經濟正面對下行風險;二十國集團首腦同意致力推動全球經濟增長,支持自由、公平及不歧視的貿易政策。
安倍又說與會領袖同意海洋塑膠垃圾問題嚴重,期望在2050年前實現海洋塑膠垃圾「零廢棄」的願景。下一屆二十國集團峰會,將在沙特阿拉伯舉行。